陳實功(1555~1636)字毓仁,江蘇南通人。他是明代著名的外科學家,對外科學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陳實功幼年多病,少年時期即開始習醫,師從著名文學家、醫學家李淪溟。李先生認為:“醫之別內外也,治外較難于治內。何者?內之癥或不及外,外之癥則必根于其內也?!贝嗽拰﹃悓嵐τ绊戭H深,他決定探索內科與外科的關系,尤其是外科的病理及醫療方法,于是從少年時代起就專門研究外科。四十年的探索歷程中,他始終如一,地刻苦努力,嚴格要求自己。陳實功興趣廣泛,所閱書籍涵古代文化、哲學、理學等,歷代名醫的理論、病案等一類書籍,他更是勤學苦讀,愛不釋手。對于古代典籍,陳實功從不死記硬背,生搬硬套,而是融匯貫通,靈活運用,把自己在行醫實踐中取得的一些經驗與古人治病方法相互結合,總結出一套適合于大眾的,實際中切實可行的理論。他繼承和發展了著名醫學家李滄溟的觀點,并根據病者的實際病況,采取內治或內治外治相結合的方法。在外科手術治療上,尤為突出。 由于不斷實踐,他在外科理論和外科手術方面都有獨到之處。為了使外科醫學能夠讓更多的人重視起來,讓更多的行醫者掌握方法技巧,他不顧晚年的身體虛弱,根據自己多年行醫的豐富經驗和明朝以前外科醫學方面的部分成就,把外科大小諸癥,分門別類地從病理、癥狀、治法、典型病理以及藥物的煉制等一一記載下來,為了便于記誦,還編成許多歌訣。在萬歷四十五年(1617)寫成了《外科正宗》。 《外科正宗》全書共二十余萬字,共分四卷。從病痛的根源、診斷到外科上常見的大部分疾病,從各家病因理學說到臨床癥狀和特點,以及各種病癥的治療方法,手術的適應癥、禁忌等,從各種病情的形狀到藥劑的組成,都作了詳細的論述,并且大都附錄了自己成功或失敗治療的病案。全書綜述了自唐朝以來歷代外科中有效治療經驗,科學性強,論述精辟,是中國醫學發展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對外科學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 陳實功除了理論方面的貢獻外,對外科疾病的認識和外科手術的創造也有獨到之處。例如:他以充分的論據指出鶴膝風(類似膝關節結核)和骨疽(類似骨結核)類同的癥候,相似的愈后,有區別的診斷要領和基本一致的治療方法。他正確指出內服藥和外用膏帖只有漸漸取效,沒有成效就會造成痼疾。對于腫瘤之癥,陳實功認為腫瘤只有及早的發現,才能摸清病源,以便能夠及早的治療,或許尚有一線希望治愈。另外,對于現代醫學中所遇到的淋巴轉移,鼻咽癌等,亦有論述。這些研究和探索十分珍貴,對現代臨床治療都有一定的啟示。 關于闌尾炎,雖然《內經》和漢代張仲景已早有認識,也創造了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對闌尾炎發病的誘因和病機等還缺乏系統的認識。陳實功總結自己的臨床觀察所見,認為男子暴急奔走,影響腸胃的消化轉送功能,造成腸胃出血,濁氣壅塞腸胃,容易發生闌尾炎;婦人產后體虛多臥,缺乏活動,造成腸胃功能失調,也容易導致闌尾炎;饑餓、過飽、酒醉、飲食生冷、擔負重物,都容易導致闌尾炎。他在《外科正宗》中所繪制的腸癰圖,所標明的體表部位是很精確的。這說明他觀察病人非常細致,洞察力和綜合分析能力也是十分驚人的。 在內外科的關系上,陳實功強調外科醫生不僅要掌握外科治療技術,同時也有必要掌握內科知識。 在護理方面,他強調要注意病人的飲食營養,反對無原則的飲食禁忌。只要是創傷、瘡瘍,醫家就要病人忌食雞、鴨、魚、肉等,坊間也多這樣認為,陳實功則反對,指出這不但妨礙了病人的營養吸收,也降低了病人抗御外傷、修復瘡瘍的能力。 陳實功很重視外科手術。特別對膿腫一類疾病,強調盡早手術切開引流。為了減輕病人痛苦和縮短治療時間,他還在擴大治療范圍、創造手術器械和精心設計手術方法上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食道異物在當時是一個相當棘手的疾患。陳實功發明了烏龍針,他指出:如果針、釘、魚骨等異物在咽部,可從口內以烏龍針取出;若已到咽部以下,則用烏龍針送到胃內,以便大便排出。病人誤吞針、釘、骨刺哽于咽部的時候,陳實功的方法是:用亂麻筋一團,搓龍眼大,以線穿系,留線頭在外,用湯水弄濕,急吞下咽,頃刻扯出,其針頭必刺入亂麻團中同出。如不中,則再吞再扯,以出為度。在今天看來,這種方法是比較簡單而原始的。但在三百多年前,設計出這樣精巧的器械,則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陳實功在治療脫疽(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和摘出鼻痔(鼻息肉)方面也進行了許多成功的探索。 陳實功所以能在外科學的發展中取得這樣偉大的成就,與他一生刻苦鉆研是分不開的。陳實功不但醫術高明,而且醫德高尚,平時以“五戒”“十要”要求自己。主要內容是醫生不得計較診金的多少;對貧富病人要平等對待;醫生不得遠游,不得離開職位,以免危急的病人因得不到及時的治療而發生意外;醫生勤讀先代名醫確論之書,旦夕手不釋卷,細心體會,使臨癥不會發生錯誤;對藥物則一定要精選,絕不可粗制濫造等等。 簡評: 陳實功改變了過去外科只重技巧而不深研醫理的落后狀況,在發展外科醫學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45. 陳實功《外科正宗》》最新評論
評論本章還沒有人發表評論哦~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