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黎明即起, 灑掃庭除, 要內外整潔。 既昏便息, 關鎖門戶, 必親自檢點。 ——朱柏廬《治家格言》 白話 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來灑濕庭堂內外的地面然后掃地,使庭堂內外整潔;到了黃昏便要休息并親自查看一下要關鎖的門戶。 家訓史話 晉代的祖逖,字士雅 。河北范陽逎縣人。中國東晉初有志于恢復中原而致力北伐的大將。父親祖武,任過上谷太守。父親去世時,祖逖還小,他的生活由幾個兄長照料。祖逖的性格活潑、開朗。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伤r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他好動不愛靜,十四五歲了,沒讀進多少書。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于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祖逖的好友劉琨,字越石,漢中山靖王之后,美姿儀,弱冠以文采征服京都洛陽,“人稱洛中奕奕,慶**石”。廁身以帥哥才子聞名的文學政治團體“金谷二十四友”之中,因年紀最小,排名最后。為司州主簿時,與祖逖聞雞起舞,逐漸成為一個成熟的男人,八王之亂又經永嘉之亂,神州陸沉,北方淪陷,只有劉琨堅守在并州,是當時北方僅存的漢人地盤。 祖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干脆以后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于是他們每天雞叫后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于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愿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古訓今鑒 早睡早起,開始一天的工作,有利于做事的成功。早起和勤勞,培養生活好習慣,也是人生的必需。早起利于身體,勤于勞動,能力才會不斷提高,素質才會不斷增強,人格才會不斷完美,精神才會不斷充實。
《45、勤要身體力行》最新評論
評論本章還沒有人發表評論哦~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