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夫風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義而婦陵,則天之兇民,乃刑戮之所攝,非訓導之所移也。笞怒廢于家,則豎子之過立見;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治家之寬猛,亦猶國焉??鬃釉唬?quot;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又云:"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然則可儉而不可吝已。儉者,省約為禮之謂也;吝者,窮急不恤之謂也。今有施則奢,儉則吝;如能施而不奢,儉而不吝,可矣。
【譯文】有關風化教育的問題,是由上面推行到下面,由先實施的人影響后來的人。因此,如果做父親的不慈愛,子女就不會孝順;做兄長的不友好,弟妹就不會恭敬;丈夫不講情義,妻子就不會溫順。假如父親慈愛有加而子女忤逆不孝;兄長友愛備至而弟妹桀驁不恭,丈夫情義深厚而妻子盛氣凌人,那這些就是天生的兇惡之徒,只能用刑罰去威懾他們,不是靠教育感化所能改變的。在家庭內,如果廢止斥責、體罰等手段,那孩子們的過失馬上就會出現;就正如一個國家,如果刑罰不適當,那老百姓就無所適從。治理一個家庭的寬嚴標準,也好像治理一個國家一樣??鬃诱f:"一個人如果奢侈就顯得驕傲,過于令人儉樸就顯得寒傖,與其驕傲,寧可寒傖。"孔子又說:"假如才能的美妙真比得上周公,但只要他驕傲自大而且吝嗇,那其余的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節儉,是簡約地按禮法辦事。吝嗇,則指即使對于窮苦急難的人也不救濟?,F在舍得施舍的人就奢侈無度,節儉的人就變得吝嗇小氣;假如能施舍于他人而自己又不奢侈,能做到勤儉節約而又不吝嗇, 那就可以了。
17K小說網 VIP章節, 余下還有24個段落 ...
《治家第五》最新評論
評論本章還沒有人發表評論哦~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