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K小說網 >> 男生>> 歷史軍事 >> 狼煙晚明 [書號3604872]
選擇背景顏色: 1 2 3 4 5 6 7 8
選擇字號: 特大

第二十三章 經略

《狼煙晚明》 解衣唱大風/著, 本章共4852字, 更新于: 2024-09-26 09:10

安慶府的經略李玉庭已經快急瘋了。

十幾年前那場大旱時,自己剛剛由“庶吉士”經“散館”被授翰林院編修。

很多人都以為科舉考試狀元最厲害,其實都是瞎吵吵。殿試的狀元郎么,固然也算了得,不過,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在里邊:比如說,相貌好,或者名字起的好,圣上看了喜歡……

本朝的科考分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下人眼里牛氣得不得了的“秀才公”,只不過是個過了童試的生員罷了,根本不在這三級里面,完全做不得數的。

鄉試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的年份八月舉行,所以既可以叫“鄉闈”,也可以叫“秋闈”??荚嚨攸c在南北直隸和各省布政使司駐地,也就是省會??贾械慕小芭e人”,第一名叫“解元”。

會試在鄉試的次年,也就是丑、辰、未、戌年的春天舉行,所以也叫“春闈”,由禮部主持,全國的舉子在京師參加,因此叫“禮闈”也行??贾械慕小柏暿俊?,第一名叫“會元”。

當年,通過了會試的貢士們,會參加由圣天子親自主持的“殿試”。殿試也叫“廷試”,圣上日理萬機,怎么可能看得過來幾百篇的洋洋灑灑?其實還是由考官們評。分三等,分別叫一甲(頭甲)、二甲、三甲。一般來說,考官們會選出十篇最好的恭呈御覽,由圣上御筆選出“三鼎甲”,也就是俗稱的狀元、榜眼、探花——明白了吧?全國前十,誰比誰也不好說真能高到哪里去。這里面,也可能是你的字寫得好、也許是圣上看你長得順眼、嗯,覺得你名字吉利,也說不準……

“一甲”就三位:狀元公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翰林院編修”,三位都賜“進士及第”。二甲和三甲人數不等,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叫“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這個三鼎甲和三甲,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插句題外話。為啥叫“同”?因為“不同”唄!比如說“指揮同知”,就比“指揮使”低一級:有些事,理論上你應該“同知”,實際上,就不告訴你!所以,“同進士”會多少帶一些貶義——后世的曾國藩就是同進士出身。曾國藩有兩大愛好,一個是寫日記,一個是寫對聯,尤其是挽聯——自己沒事在家里給朋友們寫,嗯,人還活蹦亂跳的,老曾就開始琢磨等你死了送啥挽聯了。曾經有次一個朋友來訪,老曾慌忙把寫的東西揉成一團,這位還以為老曾在寫啥小黃文呢,搶過來一看當場就急了:是自己的挽聯!當場絕交。另一次,老曾給人出了個上聯:“如夫人”(就是小老婆),想難為一下對方,沒想到被對方對以“同進士”,被別人跟小老婆劃了等號,耿耿于懷焉。

“三元及第”是指連續在鄉試、會試、殿試中都取得第一名,也就是兼解元、會元、狀元稱號于一身者。歷史上寥寥無幾。

除了直接進翰林院的三位,其他進士會再接受一次考試,叫做“朝考”。選拔出最優的,也進翰林院,叫做“庶吉士”。注意哈:進了翰林院的庶吉士可不能算正牌翰林!

翰林院這個名稱,可是大有講究?!昂病弊值谋疽馐清\雞身上長而硬的那種羽毛,古時候用來寫字,后來,用來代指優秀的文章。翰林院——氣勢如虹的華章如林之地,國家的人才儲備庫!

庶吉士在翰林院學習三年,要參加畢業考試——畢業考試叫“散館”。通過的,按成績授翰林編修、檢討;沒通過的,分配到吏戶禮兵刑工等各部任主事等職,或者優先以知縣委用。

翰林的品階不高,修撰是從六品,編修是七品——但屬于萬歲的文學侍講官,可以面圣的!而且,本朝很久以來便有了不成文的潛規則: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入了翰林院的庶吉士更是被大家尊稱為“儲相”!

所以,讀書人的最高境界,可還真不是鄉野俚人們津津樂道的什么狀元,而是——翰林!

少年得志的李玉庭,那時滿腦子修齊治平。為天地立心為往圣繼絕學開萬世太平不敢說,為生民立命義不容辭,于是奮而上書:天下大旱,是上天示警!應該減賦稅恤民力,萬歲身邊有小人啊……

大皇帝愛錢如命,最不喜歡聽減賦稅恤民力這類話,自己的話就越說越重,然后便下了獄,差點死里面。

等大皇帝龍馭九天,太皇帝繼了大統,自己重列朝班,然后,沒幾天太皇帝也崩了,在先皇跟前又沒管住嘴就又進了大牢……朝廷用人之際,這屆圣天子再把自己放出來,回想起來,真是幾世為人啊——伺候了四屆皇帝可不是幾世為人么?

一晃這么多年過去,那種書生意氣固然早已不在,但憂國憂民的熱情絲毫未減。眼睜睜看著各路流寇此消彼長,禍及八九個省份,神州滿目瘡痍,于是主動請纓。圣上當然理解這份拳拳之心,不僅溫言嘉勉,賜天子劍為自己一壯行色,更指派了八名錦衣衛隨行——那可是天子親兵??!

然而到了地方上才發現,自己還是太幼稚了。

跟流寇打了一兩年交道,李玉庭便意識到,如果朝廷真的想徹底解決那些令人談虎色變的所謂巨寇們,其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以撲滅:已經鐵了心成了精的核心人馬就這么多,十之八九是裹挾的流民——只要能讓這些人有口飯吃,誰愿意去從賊??!

有飯吃就要有田種。對吧?

有田么?

有的是??!

流寇所過之處,赤地千里。

赤地就是荒地,荒地就是無主地。把這些無主地分給流民,賊寇不就失去部眾依托,成為無源之水無根之木了嗎?

說起來輕松,具體操作是另一回事。李玉庭心里明白的很。

首先,那些“聞風奏事”的御史們肯定會群起而攻,小辮子太容易抓啦:分田?當賊還有功了?那大家都去當賊好了……自己會被這幫嘴炮大爺們的吐沫星子活活淹死。

其次,此舉會得罪掉幾乎所有的大小軍頭。

也難怪,不管真打假打,反正都跟流寇們耗了這些年,當兵的本身窮得都跟叫花子沒啥兩樣,突然見到手上還沾著同袍鮮血的家伙們轉眼過上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幸福生活,還不得都反了?再說了,大家還都巴望著這些容易砍的腦袋換賞錢呢,也可以多要物資、糧草,還有“大捷”的賞賜撫恤……這分明是斷人財路——御史們再怎么噴,大不了卷鋪蓋回家丟個烏紗帽,把這幫丘八的財路斷掉,搞不好被個亡命徒趁黑砍上兩刀丟掉性命??!

最后,就算一切如愿,以大明官僚系統的效率和能力,大大小小十幾路賊寇幾百萬流民的安置也不可能不出亂子。哪個地方再折騰起來殺掉幾個父母官啥的,這個責任說到最后還得自己扛!唉,說句不該說的,張虎就算了,那個關盛云,不是多少年前在湖廣已經被招安了么,一直也沒惹出什么禍事來,為什么非要把他再次逼反了呢?

再說了,這筆近乎天文數字的安置費用哪里來?戶部能饒過自己么?

所以,雖說釜底抽薪是上策,但豐滿的理想抵不得骨感的現實:這塊燒得通紅的鐵板還是不要踢為好。

那就一心一意征剿吧。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雖說治標不治本,畢竟也算中策了。再厲害的流寇也是賊,官軍畢竟是正規軍,何況自己領命經略河南山東湖廣南直隸。合各省之力,敦促各員集中力量滅掉一兩股最大的,剩下的事聽天由命,自己也能回朝面圣交差。

但也不可能。

別看李玉庭頂著經略幾省的嚇人頭銜,巡撫也好布政使也好見了自己也是畢恭畢敬客客氣氣,實際上卻指揮不動任何一個省的人馬。有好幾次,明明已經把賊寇追到窮途末路,余孽夾著尾巴鉆進幾省交界的大山里,眼看著再加把勁就可以一鼓作氣奏凱而歸,這邊的官軍一準兒會接到省府“發現敵蹤迅速回援”的命令,扭頭撤圍回家了!短的幾個月,長不過一兩年,賊人再次養好傷口卷土重來,裹挾了更多流民,聲勢比原來還大!

一直做京官的李玉庭一開始完全沒想到會是這個樣子。不過不久,便參透了其中的奧妙:各省都是只管自己那一攤,你跟鄰省無私配合剿滅了這股賊人,自己拼個損兵折將元氣大傷,其他賊人再流竄過來拿什么對付?

到時候就算鄰省同僚講義氣調兵遣將地過來幫你,大軍要吃飯、要發餉,這個再正常不過了吧?出工不出力是鐵定的,領兩千兵找你要八千人糧餉,難道你能跑去親自數人頭?客軍跟你可沒有啥鄉土之情,絕不會講什么客套,燒幾個村鎮鬧出幾條人命兩手一攤推到賊人頭上,這個果子你咽也得咽不咽也得咽!能不能剿滅賊人還是兩說,過兵之處本省變成一片白地是板上釘釘的——到那時候,即使打跑了賊人,那也是隔壁大義援手挽狂瀾于即倒、萬一賊人做大,人家拍拍屁股走了,那是你馭民無方敗事有余,最輕也是革職問罪永不續用!所以,這筆賬無論怎么算,都是旁人獲益,自己完蛋!

反過來,把禍水東引,再大的亂子也是隔壁那家伙自己的事:哪怕他去告御狀——大家都是耍筆桿子出身,不就是互相咬么,誰怕誰來?很久以前有個真事:蝗災。滅蝗是不可能的,但可以驅趕??!一個縣令帶領闔城老幼,萬眾一心,煙熏火燎掃把轟,把蝗蟲趕到臨縣,隔壁那家伙真的急了眼告到圣上那里……結果呢?輕飄飄一紙分辯直達御前:微臣恐負圣上之托,數十夜不眠不休保護鄉里——他也可以率領百姓再把蝗蟲趕回來啊……圣上龍顏大悅交部優序,隔壁那位倒霉鬼撤職查辦了!活生生的例子擺在這里。再退一萬步講,就算過一陣子賊人經過休養生息卷土重來——一則,到時候自己可能已經任職期滿剿賊有功升遷到其他地方造福百姓去了、就算還在任期,這個爛攤子有誰愿意接么?最多不就是個“革職留任戴罪立功”么?位置還不是穩穩的!因此,只要省城不丟,就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對此,李玉庭一樣的束手無策。

那就下策:自己養兵,自己來。

反正臨行前圣上金口也講了:放開手腳,大膽干?!安粦]卿之孟浪、但憂卿之畏葸。愛卿奏凱之日,朕豈吝封侯之賞!”而且,自己為了堵住那幫小人的嘴,出京前,特意從老家把老娘和妻子兒孫全部接到京師!辭陛時,圣上還特意賜了全家錦緞酒食——這可是大有深意的!至此,雙方已經取得默契,潛臺詞心照不宣。自己這里是:一定不負圣上所托,臣把全家老小留在京師為質,萬一有負圣托,您想砍哪個砍哪個、圣上也表明了態度:放手做,朕保你全家衣食無憂……

經略四省,戶部無論如何也會撥些錢糧。

平日里讀《孫子兵法》,覺得運籌帷幄妙計破敵也沒什么了不得??烧娴呢Q起招兵旗才知道,原來帶兵并不是發把刀給幾兩銀這么簡單,竟會遇到那么多具體問題:行伍編制、輜重管理、行軍扎營等就不說了,敵前布陣更是做夢:絕大多數投軍的家伙連左右都分不清!就這樣,可偏偏偷雞摸狗無事生非一個個都無師自通——也難怪,流放充軍的本就沒幾個好鳥,招募來的也都是市井流氓亡命徒——這可怎么訓練??!

李玉庭突然發現,自己原來與這些家伙生活在兩個完全不相干的平行世界里,單單約束士卒別禍害地方就讓經略大人頭大如斗,不由得仰天長嘆:當兵的都特么是人渣??!

幸虧前些年朝廷改制,有些地方增設了巡撫一職。妻兄錢謙福在山東巡撫任上幾年間建立了一支撫標,奏明圣上,撥來五百人的馬隊,以此為骨干,再經過趙三喜拼盡全力的幫襯,才勉強拼湊出馬隊千員,步隊三千的家底。

這幫家伙是真難管啊,自己捶胸頓足苦口婆心曉以大義講得吐沫都干了,看那幫家伙戰戰兢兢趴地上磕頭如搗蒜,你以為他真的幡然悔悟了?

才怪!

一轉眼,又去滋擾粗手大腳的鄉下婆娘了!

真是幸虧了趙三喜的管束。輕的穿箭游營,就是根據罪責輕重拿數目不等的羽箭從兩腮耳鼻等處洞穿過去,然后讓人架著巡回展覽、重的當場砍腦殼,用竹竿挑了敲鑼打鼓轉著圈的做反面教材……這樣子,總算收斂了些。

一直領馬軍的趙三喜不怎么懂步戰,但據他說,步隊倉促成伍,即使在他這個半外行眼里這幫家伙也是烏合之眾,只能做守城兵,得真刀真槍打過幾場,見過血,才能拉出去野戰——那還得他的馬隊在后面用刀逼著督陣,才不至于一哄而散——輸贏還是兩說!

這次巨寇關盛云傾巢而出,主力從湖廣直撲安慶,另一支賊寇張虎,說是偏師,人數也不少,從河南進逼廬州府……不用問,狗賊們這是把能糟蹋的全糟蹋光了,便打起了南直隸的主意。萬一江寧淪陷賊手,等著自己的可是滅門的大罪!因此,在明知道賊兵即將大舉進犯安慶的時候,不僅從江寧一路趕過來,更是冒險分兵,派趙三喜馳援廬州,希望先擊破一路賊兵,再和孫杰里應外合,關盛云的主力擋在安慶城下——憑自己的一己之力,剿滅是白日做夢,但南直隸是朝廷根本,圣上肯定會有嚴旨,各省巡撫布政使小算盤扒拉得再精也不敢坐視的。一頂有負圣恩的帽子已經摘不脫了,能不能保住性命,就看安慶的城墻能不能擋住賊眾啦。

晴天霹靂!

趙三喜連廬州府的城墻都沒見到,便只帶回來一半的殘兵敗將, 不用問,廬州府完啦——這一點,李玉庭猜錯了。

李玉庭摸了摸靴筒里的匕首,再一次下了決心:如果萬一……自己絕不能受賊人之辱,到時候,一定要用到這把匕首——這一點,李玉庭沒猜錯。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作者寄語:
wap_17K
  • 下載17K客戶端,《狼煙晚明》最新章節無廣告純凈閱讀。
  • 17K客戶端專享,簽到即送VIP,免費讀全站。
更多

編輯推薦榜

1 大展鴻途
2 風起龍城
3 大秦第一熊孩子
4 仙穹彼岸
5 特種兵之最強國術系統
6 當晝與夜再次相遇
7 夫君寡嫂生野種?來!做親子鑒定
8 重生改嫁戰神公爹,家暴前夫嚇尿了
9 協議結束,億萬總裁跪著求續約
10 少年戰歌
資訊快遞
人氣熱銷 言情熱銷
潛力大作 女生必讀

1 永夜 作者: 江火香貓
科幻末世 1042417 字
永夜:浩劫余生,終見光明

2 ?;▌e沾邊,重生的我只想搞錢 作者: 十萬字
都市小說 789066 字
都重生了,還不好好搞錢?

3 我死后,姐姐們才開始愛我 作者: 木馬非馬
都市小說 80082 字
我死后,全家人才開始知道愛我,可我已經死了

4 上門狂婿 作者: 狼叔當道
都市小說 8171953 字
上門贅婿,受辱三年,期約一到,強者歸來!

5 武圣之上 作者: 任我獨行俠
玄幻奇幻 201339 字
這是個廢材靠著金手指,逆天改命的故事!

6 60年代:開局荒年,我帶著全村吃肉 作者: 妞妞騎牛
都市小說 415929 字
穿越60年代:開局荒年,我帶著全村吃肉

7 這位詩仙要退婚 作者: 人世幾春秋
歷史軍事 1194814 字
這位詩仙要退婚:文韜武略

8 玄幻:遇強則強,我的修為無上限 作者: 史上最帥作者
玄幻奇幻 1481875 字
獲得遇強則強系統,我直接啪啪給了天道兩個大嘴巴子

9 紅豆緣:炮灰也要長命百歲 作者: 翹褚
古代言情 271116 字
開局炮灰劇本怎么辦?不慌,茍著茍著就到大結局了

10 神龍訣之九龍劍訣 作者: 光環美男
仙俠武俠 1003350 字
江湖傳聞要是得到《神龍訣》,就可以稱霸武林!

《第二十三章 經略》最新評論

評論本章

還沒有人發表評論哦~
我來說兩句

換一換
影音先锋一区二区|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欧美精品18Ⅴideosex性欧美|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无码|萝li精品资源破解资源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