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那個巨碑上的蝌蚪文字就蠕動著組成了一座高大雄偉的山峰,山峰下是萬大深淵,而山腳下卻是密林連連。
嚴世蕃感覺心中開始發慌,頓時就感覺自己在不知不覺中融了進去,融入到了這片巨碑蝌蚪文字組成的山峰中。他慢慢地走上了山峰,看見了遠處連綿不絕的群山,有了一種傲視天下的感覺。
突然山下刮起一股怪風,隨之就是一聲嚎叫,一條像狗不是狗、像狼不是狼,額頭上長著一只獨角的怪獸閃電般地從山下向著嚴世蕃沖來,嚴世蕃措手不及被怪獸的尖角頂進胸膛,頓時就鮮血四濺同那只怪獸一同向山涯掉落。
那怪獸是直直地向下掉去,而嚴世蕃卻是緩緩地向下降落。當落進一團白色云霧中時嚴世蕃就像是包裏在一團綿花之中,分不清上下左右,看不見四周景物。
此時的嚴世蕃是心慌意亂,他感覺他的心都要跳出來了,危急時刻他不覺“啊”的大叫一聲,剎時就回到了現實,自己仍是站在巨碑前。
用手一摸全身都濕透了,額頭上仍然還在冒汗,只不過冒的全是冷汗。
嚴世蕃嚇壞了,這個巨碑竟然有著如此大的威力,不但蝌蚪文字會蠕動組成景物,而且還會把自己的心思融了進去,使自己能夠身臨其境,如果不是情急大喊一聲,后面會發生什么他也不知道。
識時務者為俊杰,先保住小命要緊,這個怪異的祠堂還不是自己現在能碰的,嚴世蕃是帶著逃跑的心態逃離那個祠堂的。
跨出祠堂范圍一看,乖乖!天都黑了。
其實嚴世蕃都是見怪不怪了,地下大殿、地上祠堂都是另一個空間,在那里里你自認為只待了一個時辰,離開后你會發現己過去了三個時辰,這也是能夠大大顛覆人們的認知。
常言有天上一天,地上一年。而這里卻有著里面一個時辰,外面三個時辰的現象布置。什么原因也是嚴世蕃現在無法搞懂的。
吃飽喝足后的嚴世蕃想把發生的事情都理一理,但越理頭緒越亂,無法認知和破解的詭異事件本身就有其復雜性,哪里就能會在短時間內搞懂,就是嚴世蕃自聰明過人也是不能,只有隨著時間去慢慢消化破解。
次日一早嚴世蕃就要離開倉山莊園,仆人牽著馬在莊園大門,秦管家也在聽著吩咐,道人卻不知何時出現了,他對嚴世蕃道:“大官人,一年一次,明年這個時候來吧?!闭f完就又不見蹤影了。
嚴世蕃跨上馬,戀戀不舍離開了倉山莊園,離開了到處都充滿詭異的倉山莊園。
第二天下午嚴世蕃就趕到了湖北咸寧,這里水陸交通方便,人口眾多,貿易往來十分發達。咸寧誠街道兩旁的商業店鋪眾多,嚴世蕃看見一家掛著一品齋招牌的古玩店,想著身上有兩件古玩,就下馬走了進去,他要試試看能否出手兩件古玩。
掌柜的是一個老者,清瘦高大,長著一副山羊胡子。他把嚴世蕃引進雅房,沏茶后就問道:“公子有什么好貨,拿出來掌掌眼吧?!?/p>
嚴世蕃也不磨嘰,先是拿出來一個玉扳指遞給掌柜的道:“掌柜的就看看吧,看能否給估估價?!?/p>
掌柜的小心接過青玉扳指,用大拇指和食指卡住對著光線看了一番,臉上神情有了變化,然后又把眼睛睜成一條縫仔細看了看玉扳指的中空處,最后才拿起桌上的放大器從外到內仔細看,越看越是吃驚。
嚴世蕃知道從巨棺中獲取的東西又哪里不是精品,從掌柜的情色中也能看出。
掌柜的把玉扳指和放大器放到桌上后說道:“公子,這件東西的來歷能說么?”
“不能!難道掌柜的不懂規矩?!?/p>
“公子,這個扳指是漢朝之物,距今己有一千多年了,是漢朝皇帝賞賜給有戰功的大將軍的,中空處還刻有八個小古字,現存世也不會超過五枚,估價么至少二十萬兩銀子?!?/p>
“掌柜的能入手么,青某這里還有一串佛珠,也請掌柜的給掌掌眼?!?/p>
掌柜的拿過佛珠,只把十八顆珠子看完就吃驚了,再把串珠子的金屬鏈看了就更吃驚了。但他仍是用放大器又認真著了一遍才說道:“青公子,這串佛珠可是不得了,十八顆珠子都是用萬年以上的陰沉木做就的,每顆珠子上都刻著一尊羅漢和一段咒語,十八顆珠子就湊成十八羅漢,而串珠子的金屬鏈是用南海玄鐵制作的,永不生銹,比黃金更值錢。此串佛珠是鎮宅之寶,還有驅邪拒鬼之妙用。傳說是南宋浙江杭州靈隱寺智光大師圓寂留下的,估價么至少四十萬兩銀子,如有識貨之人,五十萬兩也值?!?/p>
嚴世蕃聽了也沒有吃驚,因為他早有心理準備,就掌柜的說的銀子多少他好像是沒有放在心上。
“掌柜的能入手么?”
“青公子,兩件寶貝都是精品,小店根本就拿不出那么多銀子,眼饞而已?!?/p>
“掌柜的想想辦法,到時出手后分你半成利?!?/p>
“公子,老朽辦法是有,到時公子出手后要兌現?!?/p>
“放心吧掌柜的,小錢而已?!?/p>
“那公子就到客店住下休息,老朽這就去聯系,晚上老朽做東,就在客店交易?!?/p>
掌柜的離開了一品齋,一個伙計帶著嚴世蕃穿城到了一個山莊,開了房訂了晚餐包房付錢就走了。
到晚上掌柜的帶了四位客人到了,大家在倉房先是吃喝一陣才進入了正題。
掌柜的道:“請青公子將寶物拿出來吧?!?/p>
嚴世蕃仍是先拿出青玉扳指遞給掌柜的,掌柜的先是看了看才說道:“這是一件青玉扳指,是西漢時期皇帝賞賜有軍功的將軍的,距今己有一千多年了。此物是由上佳的青玉制作而成,內外都雕刻有精美的虎豹紋飾,內壁上還有八個小篆,據說是仿秦相李斯的篆書體,現存世不會超過五件,擁有此物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此件寶物是真品,老朽可用人品和一品齋做擔保?!?/p>
說完掌柜的就遞給四位客人傳看,連放大器也一并遞了過去。這掌柜的還真能見機,為了多得一點分利,竟然把身份地位都扯了進去,他是想引誘有錢的商人多出錢。
四位客人傳看了一會,還裝逼用放大器看了幾眼,然后就放下了。
掌柜的道:“請青公子開價?!?/p>
“就二十五萬兩銀子吧,只收銀票,不收現銀?!眹朗擂魺o其事地說道。
那四個客碰到一起嘀咕了一陣,一個商人模樣的還價道:“二十二萬兩,銀票支付,全國通兌?!?/p>
嚴世蕃輕描淡寫道:“成交?!?/p>
那商人模樣的拿出一個錢袋子,抽出一大疊銀票出來,撿了四張面額各五萬兩的銀票和一張兩萬兩的銀票遞給嚴世蕃,然后又把余下的銀票裝好,用大拇指戴著那枚青玉扳指開始顯擺起來了。
嚴世蕃收好銀票,然后又拿出那串佛珠遞給了掌柜的,掌柜的就把這串佛珠的出處作了介紹,最后道:“由于此寶太過珍貴,購入者最好不要現世,就把它作為鎮宅之寶,它有驅邪擋鬼之功效,還能保全宅上下之平安?!?/p>
掌柜的這一說,四個客人就爭相驗查,放大器拿在手里都不肯傳給下一位了。
嚴世蕃開價五十萬兩,仍是只收銀票不收現銀。
四位客人有些尷尬,其中一位大腹便便的富豪道:“青公子,四十八萬兩成么?!?/p>
“成!付銀票吧!”
那客人也拿出銀袋,拿出銀票點了點不夠,就向另兩位挪借,湊夠了才將銀票裝進袋子遞給了嚴世蕃。嚴世蕃也不清點,點了點頭就算完事。
那四位客有些著急,交易成了就紛紛告辭離開,他們還怕嚴世蕃反悔追回寶物。
四位客人走后,嚴世蕃從錢袋中拿出三萬五千兩銀票遞給掌柜的,兌現了當初諾言。掌柜的說聲:“青公子,謝了,”隨后也告辭離開了。
兩件寶物出手,嚴世蕃拿到了六十六萬五千兩銀票,突然一下子就步入了有錢人行列,嚴世蕃也是大喜,走起路來都是輕飄飄的了。
在嚴世蕃眼里,有了錢就好辦事,有了錢什么事辦不到。他一個六品官,每月俸銀不到一百兩,連有錢人的一頓飯錢都不夠,他也是好羨慕有錢人的生活,如果不是為了身份和地位,他還真是不想做這個什么官。
放蕩不羈的嚴世蕃每月的俸祿還不夠他自己花,他阿爹阿姆心疼兒子,每月還從南京給他匯一百兩銀子來滿足他的開銷。
回到京城后嚴世蕃就老老實實去衙門當差做事,還真是辦成了幾件漂亮的差事,當上官們還在慶幸嚴世蕃的改變,他卻玩起了花樣。
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還真是這么回事。
他大手筆封了兩個各一千兩銀票的紅包悄悄塞給了兩位上官,又請同僚們在京城有名的酒樓大吃大喝了幾頓,搞得上官同僚們都夸他會做事,而他就又好去游山玩水了。
衙門有棘手的事或艱難痛苦的差事都是找到嚴世蕃,他就是利用他的聰明才智和他的本事就能辦好,而且還會讓人心服口服,這光憑這一點就無人能及,所以他做些什么也不會遭人忌恨,反而從上到下都很佩服他。
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有同僚解決不了的問題或遇上麻煩的事,請他出面也樂意,而且總能搞定。如同僚有困難也樂意幫助,送點銀子也不要別人還,人緣挺不錯的。
新年后不久,嚴世蕃由左軍都督府推薦,由禮部尚書夏言做保經內閣同意考核后嚴世蕃又升職調后軍都督府任經歷,官居從五品。這在朝廷叫拔優,毎年一次,是朝廷從優秀的官員中選拔提升,就是一種獎勵機制。它不同于朝廷三年一次的核考,每三年朝廷會對官員進行一次大比,升、降、撤、保等都在這一年。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1 永夜 作者: 江火香貓
科幻末世 1042417 字
永夜:浩劫余生,終見光明
2 ?;▌e沾邊,重生的我只想搞錢 作者: 十萬字
都市小說 789066 字
都重生了,還不好好搞錢?
3 我死后,姐姐們才開始愛我 作者: 木馬非馬
都市小說 80082 字
我死后,全家人才開始知道愛我,可我已經死了
4 上門狂婿 作者: 狼叔當道
都市小說 8171953 字
上門贅婿,受辱三年,期約一到,強者歸來!
5 武圣之上 作者: 任我獨行俠
玄幻奇幻 201339 字
這是個廢材靠著金手指,逆天改命的故事!
6 60年代:開局荒年,我帶著全村吃肉 作者: 妞妞騎牛
都市小說 415929 字
穿越60年代:開局荒年,我帶著全村吃肉
7 這位詩仙要退婚 作者: 人世幾春秋
歷史軍事 1194814 字
這位詩仙要退婚:文韜武略
8 玄幻:遇強則強,我的修為無上限 作者: 史上最帥作者
玄幻奇幻 1481875 字
獲得遇強則強系統,我直接啪啪給了天道兩個大嘴巴子
9 紅豆緣:炮灰也要長命百歲 作者: 翹褚
古代言情 271116 字
開局炮灰劇本怎么辦?不慌,茍著茍著就到大結局了
10 神龍訣之九龍劍訣 作者: 光環美男
仙俠武俠 1003350 字
江湖傳聞要是得到《神龍訣》,就可以稱霸武林!
《第五章 扳指和佛珠》最新評論
評論本章還沒有人發表評論哦~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