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兩朝,道教開始衰頹,特別是明清易鼎之后,由于順治崇佛,康熙尊儒,道教失去了統治階級的扶持。隨著西方文化的流入和新文化運動的興起,道教自身在義理方面又無所發展,最終的結果也就只有衰落了。
可能有的道友會說了,正統道教衰落,不是還有民間道教嘛。雖然民間依舊有很多人信奉道教,但也僅限于煉丹、求神、驅鬼之類了。其實帶著一點個人情緒來說,不只道教,在滿清統治下,政治、經濟、文化、思想……很多方面基本上都是停滯不前甚至倒退的。
道教的衰落,雖然是大勢,但是也是有很多值得再總結幾句的地方。
首先是正統道教,正一和全真,當然還包括武當。
正一道之所以千年傳承不絕,最最重要的是龍虎山有傳度授箓的權力。傳到明、清時,龍虎山的授箓方式都是參照53代天師張洪任寫的那本《天壇玉格》。其實流程如何并不是重點,重點是只要經過了張天師的認證,就可以得到國家的承認。這說明國家對龍虎山的重視和信任,千百年來一直如此,這是龍虎山聲望和經濟收入的最大保障。但是這種近似于壟斷的買賣卻因為乾隆四年(1739年)皇帝一聲令下結束了:“嗣后真人差委法員往各省開壇傳度,一概永行禁止。如有法員潛往各省考選道士、受箓傳徒者,一經發覺,將法員治罪,該真人一并論處?!?/p>
招生發證的財路沒有了,龍虎山的日子也就不好過了。您說什么?偷偷招生,那要是被發現了張天師也得關小黑屋,那還是輕的呢。
正一道的衰落,山上的弟子數量銳減,基數小了,人才也就少了,出現高道的幾率自然也就降低了。江湖嘛,沒有高手的門派自然就沒有地位,沒有地位誰還給你奉上香火錢?為了生存,張天師只好放下尊嚴,以前都恥于接的捉鬼、紅白喜事的單子也要接了,為了肚子,面子真不算什么。不為五斗米折腰,那是文人清高。
辛亥革命后,江西都督府取消了龍虎山的天師稱號,也就是說龍虎山張家已經沒有了官方關系和背景了。袁世凱稱帝后曾恢復了龍虎山的天師稱號,并且重新發了一塊正一真人大印,不過這家伙都沒風光幾天,他的那道圣旨張家也不會好意思拿來說事兒。
當然了,張家自己還依舊傳承著天師的位子,民間也有不少人承認。1912年,傳教士李提摩太和梅殿華等在上?;I建世界宗教會,給62代天師張元旭送去了份邀請函。6月,張元旭應邀來到上海參會,就是這次會議決定在北京、上海成立“中央道教總會”和“中華民國道教總會”。之所以要分成兩個組織,因為北方全真和南方正一這種觀念還存在,大家也曾經嘗試整合道教,抱團取暖,可惜一沒官方支持,二無扛鼎的人物響應,然后也就沒有然后了。
1925年,張元旭在失望中羽化在上海,兒子張恩溥接任63代天師。1928年,《神祠存廢標準》公布,大量道觀被毀,有的變成了學校,有的變成了機關、軍營,道教受到全面重創,龍虎山同樣受到重大損失,令張恩溥五內俱焚??箲鹌陂g,張恩溥頻繁往來于上海權貴之間,為重振道教努力。比如在1945年,他在蘇州、無錫兩地為抗日陣亡將士舉行和平大醮,還經常搞些義賣法物、賑災捐款、祈禱世界和平的法事活動,可惜大勢如此,回天無力。
正一道如此了,全真教如何呢?北方白云觀處境就好得多了,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嘛,誰不知道首都好啊。龍門派自己也爭氣,從王常月開始嚴持戒律,龍門派不但在北方呈現出中興態勢,甚至在江南也打開了局面。
由于地理位置的天然優勢,偶爾也有皇族、太監等人去白云觀里面坐坐、散心也好、上香也好,雙方和平共處,關系一直不錯。清政府對全真教放心,為龍門派在西北、南方的傳播創造了一定的條件,所以才有了婁近垣、劉一明、閔一得。
前面沒有講到江浙全真教領袖李理山(1873-?),他民國八年(1919年)主持的杭州玉皇山福星觀,是全真教在江南五?。ㄌK浙皖贛閩)的第一座子孫叢林。1937年,日軍入杭,李理山改造玉皇山,先后收容了7000多難民避難,是著名的抗日高道。
1874年,沈陽葛月清(1854-1934)來到北京白云觀,由19代律師張宗璿授天仙大戒,操守嚴格。1904年他出任沈陽太清宮監院,開辦“粹通學?!?,招收一些學道的學生,先后在太清宮傳戒700多人。
不過全真一脈也出過敗類,光緒年間,白云觀有一個漢奸道士高仁侗,也叫高云溪。
相傳慈禧的母親去世后,需要找個寺廟停靈,于是就派心腹太監劉誠印去附近寺廟聯系這事。這個劉誠印其實名氣還是很大的,大家都知道慈禧身邊的李蓮英,但實際上那只是慈禧用得比較順手的太監罷了。劉誠印對于慈禧,相當于諸葛亮之于劉備,是給慈禧大事小事都出謀劃策的身邊人。當時慈禧還沒有權傾天下,所以寺廟對這件事都不太感冒,這令慈禧很生氣,要是換了她當權后的那副德性,估計整個寺廟都變平地了。還好,當劉誠印到白云觀時,受到了全體道士的熱烈歡迎,這也是后來慈禧極為寵信白云觀的原因,劉誠印也順勢就在白云觀皈依了道教,拜了方丈劉宗玄為師,甚至被掛了個名譽方丈的頭街。
高仁侗這個道士就是看到了劉誠印的身份,于是刻意與他交往,很快就和劉誠印稱兄道弟了,而這位道士的心思也就慢慢變了。八國聯軍侵華時,高仁侗甚至成為了一個間諜,當年八國聯軍的那些喪權辱國的條約就是在白云觀后花園里簽訂的。
除了結交權貴,玩政治以外,這位道士一生對道教事業沒做過一點貢獻,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道教內部的思想變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道教衰落的必然。
最后是,武當山,雖然明代由于朱棣和張三豐曾經興盛一時,江湖地位一度還曾超過龍虎山。后來,武當山有叫徐本善(1860-1932),統管整個山上的宮觀,相當于總道長吧。那段時間,在他的領導下,武當山強內修、定規矩、清整、嚴律,還在太和宮開辦學堂,把紫霄宮發展成為十方叢林。當然,武當山同樣不可能獨善。
以上是正統道教的大致情況,民間道教處境則好一些,一直穩定發展著,主要是道教已經成為了百姓生活中無法分割的一部分了。當年王常月從北向南復興戒律,龍虎山的道士下山,進一步刺激了道教的世俗化,陸西星、李西月、柳華陽等人在丹道理論上的發展。三教合一思想的深入發展,出現了三一教、太谷學派、槐軒學派,也說明了儒學對道教思想的接受。
鴉片戰爭以后,國門大開,西學的流布,西方宗教的大舉進入,太平天國起義以及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出現賽先生,德先生,科玄論戰,五四運動等幾次思潮,道教也成為了封建落后迷信的靶子備受批判,其衰落速度更快了。
但是,在歷史大變革的潮流下,不乏“睜眼看世界”的學者。
1918年8月20日魯迅在寫給許壽裳的信中說過,“中國根底全在道教”,“以此讀史,有這么多問題可以迎刃而解”。說明什么?說明道教不但與政治緊密相關,而且早就深入到社會活動的方方面面之中,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等等各方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鄭觀應(1842-1921),被稱為是近代最具完整維新思想的理論家,他曾經批注整理過大量丹經道書,對道教的價值、弊端認識得非常深刻。
陳攖寧(1880-1969),出身于左宗棠開辦的安徽高等政法學堂,1908年開始四處游歷,精研道教的養生方法。1912年到1914年,他在上海白云觀通讀《道藏》,接著在上海開辦了《仙學月報》和《揚善半月刊》,還辦了一個仙學院,希望通過仙學救國。
蕭天石(1909-1986),1935年從軍隊改行從文的,在南京開了東海書店。1942年病重,四處求醫過程中遇到了南懷瑾,于是從1943年開始跟隨南懷瑾四處訪道,期間病就漸漸治好了。此后,他致力于道學研究,成為“新道學”的開創人,著有《道德經圣解》《道家養生學概要》《道海玄微》《大學中庸貫義》《禪宗心法》等,晚年開辦“自由出版社”,專門做道教經典校本。
現在道教的情況就不多說了,至于未來的道教如何發展,何云何從,找準定位應該是首先要考慮的吧。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1 永夜 作者: 江火香貓
科幻末世 1042417 字
永夜:浩劫余生,終見光明
2 ?;▌e沾邊,重生的我只想搞錢 作者: 十萬字
都市小說 789066 字
都重生了,還不好好搞錢?
3 我死后,姐姐們才開始愛我 作者: 木馬非馬
都市小說 80082 字
我死后,全家人才開始知道愛我,可我已經死了
4 上門狂婿 作者: 狼叔當道
都市小說 8171953 字
上門贅婿,受辱三年,期約一到,強者歸來!
5 武圣之上 作者: 任我獨行俠
玄幻奇幻 201339 字
這是個廢材靠著金手指,逆天改命的故事!
6 60年代:開局荒年,我帶著全村吃肉 作者: 妞妞騎牛
都市小說 415929 字
穿越60年代:開局荒年,我帶著全村吃肉
7 這位詩仙要退婚 作者: 人世幾春秋
歷史軍事 1194814 字
這位詩仙要退婚:文韜武略
8 玄幻:遇強則強,我的修為無上限 作者: 史上最帥作者
玄幻奇幻 1481875 字
獲得遇強則強系統,我直接啪啪給了天道兩個大嘴巴子
9 紅豆緣:炮灰也要長命百歲 作者: 翹褚
古代言情 271116 字
開局炮灰劇本怎么辦?不慌,茍著茍著就到大結局了
10 神龍訣之九龍劍訣 作者: 光環美男
仙俠武俠 1003350 字
江湖傳聞要是得到《神龍訣》,就可以稱霸武林!
《第八十九章 小結第五》最新評論
評論本章還沒有人發表評論哦~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