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統一全國之后,創立了一套新的軍事制度,即都司衛所制度。
都司即都指揮使司,是明王朝設立在各省的省級最高軍事領導機關。其同管理民事的布政使司,管理刑事的按察使司,合稱三司。衛和所則是隸屬于都指揮使司的下一級地方軍事機構。
洪武初年,中央設大都督府,做為全國的最高軍事機關,統領全國各都指揮使司。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分大都督府為中、左、右、前、后五軍都督府。
《明史·兵志》載: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定天下都司衛所,共計都司十有七,留守司一,內外衛二百二十九,守御千戶所六十五。及成祖在位二十余年,多所增改,其后措置不一。
根據都司衛所制度的確立,明王前廢掉了襲用元朝舊制而設的樞密、平章、元帥、總管、萬戶等軍職官號,根據所統兵數額另置官稱。
都指揮使司,設都指揮使等官。每個都司所轄衛所無定例,大體上以五千六百人為一衛,設指揮使等官。每衛管轄五個千戶所,以一千一百二十人為一千戶所,設千戶等官。每千戶所管轄十個百戶所,以一百一十二人為一個百戶所,設百戶等官。每百戶所又管轄兩個總旗,設總旗官。每總旗及設五小旗。
明朝衛所軍士的來源,基本上有四個途徑。據《明史·兵志》載:衛所取兵有從征、有歸附、有謫發。從征軍,即原來的農民起義軍及反元群雄各部的戰士。歸附軍,即投降的元軍部隊。謫發軍,即因犯罪而被罰充軍役的官吏和軍民。謫發軍亦稱為恩軍或長生軍。除上述三種外,第四類是垛集軍,即由全國各地征平民所充之軍,這是衛所軍士的主要來源。平民一被征為軍士,便世世代代為軍籍,不得交易。明朝的民籍和軍籍有嚴格的區分,軍籍又稱為軍戶。
全國軍戶,均由五軍都督府直接管轄,而不受地方行政長官的約束。所有軍戶皆為世襲。每個軍戶的在衛軍士,其主要任務是在固定的衛所充當額軍,被稱為正丁。正丁子弟為次丁或余丁,正丁死亡,要由該軍尸的次丁、余丁依次遞補。若本戶絕嗣,則要由同族人遞補。
五軍都督府雖是全國最高軍事機關,但只負責各都司衛所軍隊的管理和訓練。軍隊的調遣,軍官的任免則權屬兵部。國家遇有戰爭,由兵部秉承皇帝旨意,委派都督府官,或公、侯、伯出任總兵官。朝廷發給其印信,支結軍隊;戰事結束后,將帥回朝復命,軍隊則各回衛所。明王朝這種分割將帥權力的軍事制度,旨在避免將帥擅兵自立,危害朱氏中央政權。
明初,戰爭較為頻繁的北部邊地,朝廷派來的總兵官漸漸地變成了總領一方軍務的固定官職,這時期的總兵官被稱為鎮守。鎮守以下,獨守一路的稱為分守。獨守一城一堡的稱為守備。與主將同守一路的稱為協守??偙儆址终?、副。下設參將、游擊將軍等官??偙偈怯沙⑴沙龅?,比原都指揮使司等地方長官,位高權大,所以后來都指揮使司漸漸變為總兵官的下屬了。
總兵官成為鎮守地方的最高軍事長官之后,再有戰爭時,朝廷又要往下派員,稱為巡撫。后來巡撫亦成定職,長駐地方。巡撫多以都御史或副僉都御史充任,因其要提管軍務,所以又加提督軍務,或贊理軍務,參贊軍務名義。這樣一來,不僅原來的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要受其節制,就連總兵官亦要聽其指揮。
正統以后,北方局勢日趨緊張,戰爭此起彼伏。當時修筑長城,或調兵遣將多涉及幾個鎮。為調節、轄制各鎮,以利統一作戰,朝廷開始派重臣出任總督或總制、總理之職。這樣總督便又成為地方最高的軍政長官。到了明朝末期,朝廷又于總督之上,派兵部尚書出任經略,派大學士出來督師。
明朝的衛所軍又稱屯軍。都司衛所制度建立之后,糧餉的問題,便成了首要問題。一律由內地調運,既加重了內地的負擔,且距離遙遠,運輸十分不便。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由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明廷制定了軍士屯田則例。明確規定:邊地衛所軍,以三分守城,七分開屯耕種;內地衛所軍,以二分守城,八分開屯耕種。每個軍士受田五十畝為一份,發給耕牛、農具、糧種等,三年后交納稅賦,每畝一斗。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定科則,軍士一份屯田,征糧十二石。所征之糧貯于屯倉,由本軍自行支配,余糧為本衛官軍俸糧。
這樣明王朝早期,養兵一百五十余萬,餉糧和軍需基本上全由軍屯收入所支給。衛所軍士糧餉按月由屯糧支放,稱為月糧。
據《明史·食貨志》載:洪武時規定,在京在外,各衛馬軍月支米二石,步軍總旗一石五斗,小旗一石二斗,軍一石。守城者如數發給,屯田者半之。因罪而被發配充軍者每四口以上給一石,三口以下給六斗,無家口者給四斗。
英宗正統之后,衛所制度逐漸衰敗,各級朝廷命官占奪屯田,任意役使衛所軍士,很多軍士甚至被迫為權貴種地,淪為佃戶。軍士們病無醫藥,死無棺斂,致使軍士逃亡量越來越大,而軍官則引以為利,以貪污缺額月糧。這種現象到明嘉靖以后已十分嚴重。如《荊州外集》所載,唐順之在復勘薊鎮邊務之后,給皇帝的奏疏中記道:“從黃花鎮起至居庸關,盡鎮邊城而止,凡為區者三,查得原額兵共二萬三千二十五名,逃亡一萬零一百九十五名?!本佑龟P一線,是被視為決定朝廷命運的軍事重鎮,此處尚且如此,其余的地方軍隊渙散情況,就更嚴重了。在這種情況下,全國衛所戰斗力已弱不經戰,軍屯制度也徹底崩潰了。
英宗正統末年,衛所軍戰斗力日趨削弱,募兵制度開始出現。募兵同衛所軍不同,是朝廷為應付戰爭,在老百姓中召募成軍的。募兵仍為民籍,入伍后一切糧餉、軍需全靠國家發放。國家反過來又把這筆巨大的軍費開支通過加派、加賦等科索聚斂的手段,轉嫁到農民身上。隨著募兵數量的不斷增多,農民所承擔的賦稅徭役就越來越重。
這樣一來,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就勢必日益尖銳起來,而明王朝為鎮壓越來越強烈的階級反抗和民族反抗,就必須增加募兵。這是明王朝走向滅亡的因素之一。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1 永夜 作者: 江火香貓
科幻末世 1042417 字
永夜:浩劫余生,終見光明
2 ?;▌e沾邊,重生的我只想搞錢 作者: 十萬字
都市小說 789066 字
都重生了,還不好好搞錢?
3 我死后,姐姐們才開始愛我 作者: 木馬非馬
都市小說 80082 字
我死后,全家人才開始知道愛我,可我已經死了
4 上門狂婿 作者: 狼叔當道
都市小說 8171953 字
上門贅婿,受辱三年,期約一到,強者歸來!
5 武圣之上 作者: 任我獨行俠
玄幻奇幻 201339 字
這是個廢材靠著金手指,逆天改命的故事!
6 60年代:開局荒年,我帶著全村吃肉 作者: 妞妞騎牛
都市小說 415929 字
穿越60年代:開局荒年,我帶著全村吃肉
7 這位詩仙要退婚 作者: 人世幾春秋
歷史軍事 1194814 字
這位詩仙要退婚:文韜武略
8 玄幻:遇強則強,我的修為無上限 作者: 史上最帥作者
玄幻奇幻 1481875 字
獲得遇強則強系統,我直接啪啪給了天道兩個大嘴巴子
9 紅豆緣:炮灰也要長命百歲 作者: 翹褚
古代言情 271116 字
開局炮灰劇本怎么辦?不慌,茍著茍著就到大結局了
10 神龍訣之九龍劍訣 作者: 光環美男
仙俠武俠 1003350 字
江湖傳聞要是得到《神龍訣》,就可以稱霸武林!
《明朝兵制》最新評論
評論本章還沒有人發表評論哦~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