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發現了《周易》哲學
第一章:《周易》是一部政治哲學
第三節:對原創《周易》一書里一些文章內容分析,更好的說明《周易》是一部政治哲學
一、原創《周易》第一篇文章內容
(原文)
“??乾,元亨利貞。
潛龍勿用。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蜍S,在淵,無咎。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糊堄谢?。見群龍無首,吉?!?/p>
(注:此篇里符號是個上下排列的六聯體)
(譯文)
“一 、(君子)應努力進取,自強不息。即開始通達,有利,前途光明。
潛伏時期的龍,還不到升騰的時機,不可隨意妄動。龍嶄露了頭角,有利造就偉大人物。君子終日努力不懈地進取,而到晚上警惕自省,這樣去做,不斷地磨練自己,就沒有害咎。龍能升騰起來,又能潛回淵里,沒有害咎。龍升騰到天空上,有利于造就偉大的人物。龍飛升到過高之處,將有悔恨。出現了群龍,都不爭當首領,才是天下太平的景象?!?/p>
(解說)
《乾》是《周易》里的第一篇文章,從內容來看,是講述君子之道。即君子為政之道?!吨芤住防锏木?,是指有國有家者(即西周后期的諸侯,大夫,即統治者)。西周時期的“君子”,是個身份概念,即政治概念,是不同于后封建社會里的 “君子”概念。后封建時期里的“君子”,是指有道德的人,即符合封建帝王社會里道德標準的人,都可配稱君子。后封建社會里的“君子”是個道德概念。
《周易》第一篇文章,原創是沒有篇名,到《周易》出現后,人們才把文章里第一個字,抽出做為文章名稱??脊派习l現的帛書今本《周易》第一篇名為“健”,因通行本《易傳》里的《大象傳》也是做“健”注釋的,故才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說法。那么,《左傳》一書里引用春秋《周易》內容出現的說法是“乾”,如何解釋呢?如《昭公二十九年》:“秋,龍見于絳郊。魏獻子問于蔡墨……對曰:‘……龍,水物也,水官棄矣,故龍不生得。不然《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潛龍勿用’。其“同人”曰:‘見龍在田’……?!?/p>
《左傳》一書雖早于帛書今本《周易》,卻記載的《周易》第一為《乾》名,這是因《左傳》到西漢為“經”書,在經學上是進行統一審定、校正的,傳世《左傳》里才有這種名稱。故原創《周易》第一篇文里第一字,無論是"健"與“乾”,只是《周易》成書后,人們把文章首字或兩字抽出做為篇名,《周易》一書才有了六十四名稱。
我們已知六十四畫符號是早于原創《周易》一書之前的商代就已出現了。六十四畫符號不是《周易》一書里原創。原創《周易》時期的六十四畫符號,還沒有衍生出八卦卦學內容。即六十四畫符號,還沒有演變成蓍筮工具。原創《周易》一書所用六十四畫符號,只是一種當做序數符號而已。如原創《周易》第一里的符號“ ”,應看做序號一,或第一而已。那么《周易》里的名稱是否與《周易》一書同時產生的?一些學者認為《周易》里的名稱是后人根據內容抽出來的。名稱是后來加上去的,認為古人寫文章一般是沒有篇名的,如《論語》、《莊子》等書。筆者認為《周易》里的名稱與內容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吨芤住访科械摹爱嫹枴焙竺娓囊粋€字,或兩個字,就是每一篇文章的名稱。后人把那第一個字(或兩個字)另抽出來當篇名,也是對的。如這第一篇《乾》,就是《周易》第一篇名稱。但后人稱為“乾卦”,這是《周易》被巫史篡改成卦爻結構形式的緣故?,F在我們應改正其稱法,應稱《周易》“乾篇”或“乾文”,而不能稱其“卦”。稱卦是巫史把《周易》改變成卦爻形式后的稱法。人們習慣稱《周易》內容為卦爻辭。又認為那些“卦爻辭”是通過卦象(即卦畫符號取象)而填進去的爻辭。這都是“象數易學”上的說法,即對卦爻式《周易》(今本《周易》)做為學術研究對象的說法。不過現代卻有權威學者認為《周易》是胡亂堆砌的占卜辭。也因為對《周易》一書的注釋,至今都沒有解釋出邏輯性,系統性。無論古人注釋,或是今人注釋《周易》,總是支離破碎的。這主要是受傳統的象數卦學的影響,被引向了歧路。讀不出《周易》的邏輯性,完整思想體系,就認為《周易》是堆砌的占卜辭。筆者認為《周易》每篇的內容與“畫符號”沒有內在的關系?!吨芤住访科加羞壿嬓?,即都圍繞著一個命題展開的論述。不是像朱伯崑主編的《易學基礎教程》里的說法:“《易經》的卦爻辭主要還是筮辭的堆砌。大部分卦的各爻辭之間以及各卦之間都缺乏甚至沒有邏輯的聯系。之所以是這種情形,主要因為《易經》只是一部占筮用的工具書,而不是一部像《詩經》那樣的文學作品,或者專門的史書,哲學著作等?!保ā兑讓W基礎教程》朱伯崑主編 九州出版社 2002年版 第六十頁)
當然,凡認為《周易》是占筮的卦爻辭,那么占筮的卜辭還講什么邏輯不邏輯呢?可《周易》本不是占卜辭,所以《周易》自然是有邏輯性的?!吨芤住肥顷U述政治道理的。就如這第一篇的內容,是論述君子之道的,既有邏輯性,又有明確的思想性。
《周易》每篇的內容是圍繞著題目(即命題)展開的論述。
《周易》第一篇是為君子講述的為政之道,即修身治國之道,不過寫作的手法采取的是一種比喻象征的手法,用龍來寓意君子為政策略,使君子明白,如何做君子的道理。
《周易》是有六十四篇文章組成的哲學內容,如同“詩”的體裁與手法?!吨芤住芬粫鴮嵤茉姼璧挠绊?,如本篇同詩歌體裁沒有兩樣:
如《周易》第一篇內容:
“ 乾 元亨利貞
潛龍勿用
見龍在田
利見大人
君子終日乾乾
夕惕若厲 無咎
或躍在淵 無咎
飛龍在天
利見大人
亢龍有悔。
見群龍無首 吉”
《周易》每篇都圍繞著一個中心,在闡述著一個政治道理。如這本文,就是圍繞著君子為政而論述,不過是借龍來做比喻?!吨芤住芬粫恼f理方式,多是運用比喻或經驗之談來寓意政治道理,所比喻的政治重心是君子治國安邦之道。
原創《周易》第一篇的題目內容是“乾,元亨利貞”。后分為篇名和題目內容,并構成了每篇文章的命題?!扒嗬憽边@句話用現代的話來表述是“君子應自強不息,就通達順利的發展下去?!薄吨芤住返谝黄鬃旨皟热莶⑽幢硎龌蛳笳鳛椤疤臁?,與原創《周易》一書后出的八卦取象筮法(算卦)不是一回事。從“君子終日乾乾”(帛書為“君子終日健健?!保?,這“乾”(或“健”)是指自強不息或努力進取之意。即君子應具備一種精神?!柏憽币膊荒芸醋鍪秦懖?,這里的“貞”與甲骨卜辭上的“貞”其意是有區別的。甲骨卜辭上的“貞”是向卜史問卜的人,即稱“貞人”?!柏懭恕倍嗍谴跞柌返墓??!柏憽钡某跻庥兄鴮ξ磥硎虑?,或未知事情的問詢之意。故《周易》一書里的“貞”不是問卜的意思,而是“未來,前景”之意的所指。在西周時期,語詞還不發達,字的借意是慣例?!吨芤住防铩柏憽笔侵笇ξ磥?,前景趨勢的看法。
“乾元亨利貞”,就是指“君子自強不息,就開始亨通,并有利于向前發展”。 本文就是圍繞著君子應如何的自強不息及進取所展開的論述。
儒學的源頭在《周易》。本篇的內容,已體現了儒家圓潤處世的思想,既要瞻前顧后,又別鋒芒畢露。君子應效法龍之道,做事屈伸有度。即如后儒學上倡導的“中庸”思想。
本文是以龍為喻,龍是華夏民族的圖騰,是人們崇拜的神物。人們又認為龍的變化多端,神通廣大。這里正是以龍來做比喻,讓君子學龍的那般變化本領。即能屈能伸。后來俗語里常說“能大能小一條龍,只大不小一條蟲?!边@不正是《乾》文里“或躍,在淵,無咎”的詮釋么?
從“潛龍勿用”到“群龍無首吉”,這是本文的內容。其主要是用龍來喻事理。本篇內容若按段落來分,那么“潛龍勿用”就是本篇內容里的第一自然段?!皾擙埼鹩谩笔窃⒁饩釉诠Φ虏坏?,就不要輕舉妄動。這是在講政治上的謀略,是為君子講政治謀略。即為有國有家者講述統治術。
本文第二自然段“見龍在田,利見大人”,這里前半段內容是比喻,而后半段內容是引申(或類同“興”)出的道理?!褒垺背霈F了,出現在哪里呢?“在田”,田就是田地,土地。西周時期是分封制,拿什么分封呢?是要拿地盤來封的。有國有家的諸侯,大夫是擁有封地的。這“見龍在田”是借喻,是說君子擁有了地盤,有了立足的基礎。而“利見大人”是指一個“君子”的人物出現了。本段用潛伏的龍到出頭的時機,比喻君子具備施展才能的條件了,所以一個“大人”也就造就出現了。
第三自然段的內容是:“君子終日乾乾,厲 ,咎?!边@一段正是本篇的中心要點。其意是“君子終日保持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這是一個方面,而另一個方面“還要時刻保持警惕,反躬自省,這樣做就沒有害咎”。也就是說君子在政治仕途上就不會出現危險,這正是王權分封制下里的儒學思想,只努力進取是不夠多,還要居安思危,因為王權者的天下,為官者是充滿著危險的,后封建社會里更是如此。西周是官僚制社會走向成熟的時代,《周易》作者看到了家天下里的政治風險?!对姟防锊皇且延泻艹墒斓恼谓涷灻??被認為是西周末期產生的詩歌,即“詩序”里所認為大夫刺幽王的兩首詩,有這些詩句:“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保ā缎F》)“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師之濱,莫非王臣?!保ā侗鄙健罚?/p>
《周易》一書是西周后期產生的,《周易》作者對王制天下里的政治風險是洞察的,才有首篇里就充滿著政治憂患,告誡君子修身自省,才沒有危害。
“或躍在淵,無咎?!北径芜€是比喻。若直譯就是“龍飛躍起來,還是潛回淵里,沒有害咎?!边@寓意的道理是,君子在自己的職位上,能伸能屈,能進能退,則沒有害咎。即不會出現災禍。
“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北径蝺热萸安渴潜扔?,后部分是闡發出的道理。龍從淵中飛升到天空,這就寓意著事物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寓意著君子終于達到了理想的位置。這就是大人出現了,這隱喻著新的諸侯王國出現了
“亢龍有悔”是指“龍飛升的過高,就有了悔恨?!边@里有點物極必反和樓高易倒,樹高易折的道理。本段還是比喻,這是寓意著“高處不勝寒”的道理。
本篇最后一段是“見群龍無首吉”,也是作者提出避免“亢龍有悔”的方法,更是作者的政治愿望。即作者提出的政治主張是“見群龍無首吉”。從“飛龍在天”到“亢龍有悔”,天上出現了群龍,若都想當領頭的龍(即“亢龍”),那么,群龍之間,不就出現了惡戰嗎?這是有龍比喻地上的眾多諸侯國君,并且寓意的道理是顯而易見的。即群龍無首、和平相處,不爭當霸主。
本篇的文字并不晦澀難懂,也非深奧莫測。
《周易》是一部政治哲學,本文的內容是講“君子”之道,即為有國有家者講為政之道,或叫統治之道。從“潛龍勿用”到“亢龍有悔”這種發展變化過程上的比喻,其結果是“有悔”。即免于“有悔”,作者的政治向往是“見群龍無首吉”。這可從兩個方面去理解;一是從個人角度理解,即在為政之道上不可妄自尊大,就避免了“亢龍有悔”。而另一方面應結合時代背景去理解,那么,就是象征國家(諸侯國)間應和平共治的道路。用“出現群龍”(隱喻眾諸侯國),“而沒有首領(隱喻著都不爭當霸主)才吉祥太平”,來表述其政治觀。
在《周易》作者的時代,是諸侯國上升獨立的時期,而西周末期幽王不正是被諸侯國君聯合西戎的進攻下被殺,導致西周滅亡?!吨芤住纷髡邞巧钤谖髦芎笃?,作者看到的是諸侯壯大,強大的諸侯并不聽命于周王。眾諸侯猶如“群龍”,那么,“見群龍無首吉”就體現了作者的政治向往。并不是一龍為首的天下,作者希望的是“君子”共治天下的政治。
總之,原創《周易》里的第一篇文章,所論述的也是首要的政治問題。即“天下”如何來治,有什么人來治的問題。作者站在時代的前沿把脈政治,提出的政治理念“群龍無首吉”。也隱含著反對霸權,向往的是“君子”之間和平共治,達到天下太平。
本篇是政治文章,是圍繞著“君子”如何之為,而闡述的政治道理。這種為政之道為后世儒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鬃幽堋绊f編三絕”,正是孔子看懂了《周易》,才會把《周易》一書行隨不離,朝夕相處的去研讀。因為《周易》一書的義理,彰顯著人生智慧與憂患意識。當然孔子看到的是《周易》里的君子為政的道德理念,而不是什么卜筮之說。把《周易》當成卜筮書,是巫史的偷梁換柱,以及后來王權專制制度里的神秘主義者的借題邪說。
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家天下里,以及“以德配天”的神道設教里,一部《周易》的出現,正是中國古代哲學的突破。突破了西周時期的神權思想,同時《周易》構建出了“君子”治世的政治理念。一部《周易》開啟了中國哲學的大門。一部《周易》啟蒙了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并成為先秦哲學的思想源泉。
二、《周易》第二十篇文章解析
(原文)
“ 觀,盥而不薦,有孚颙若。
童觀,小人無咎,君子吝。 窺觀,利女貞。 觀我生進退。 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 觀我生,君子無咎;觀其生,君子無咎?!?/p>
(譯文)
二十、正確的觀察認識事物,如洗心革面,不再重現錯誤,這正是有了愛和莊嚴地情懷所致。
像兒童那樣觀察認識事物,這對勞動百姓來說沒有什么過失;可對治理國家的君子來說,就會帶來恥辱。觀察認識事物不全面,如同從門縫向外看東西,這是有利婦女之道。觀察認識自己國度生民的狀態,才能知進退。觀仰熟悉一個國家的禮樂風尚,才有利于成為君王的輔佐。觀察認識自己國家生民狀態,不至于失誤。觀察了解他國生民狀態,君子就不會出現過失?!?/p>
(解說)
“觀”指觀察,細看的意思?!芭R”是“俯視”,而“觀”是“仰望”。若把《周易》里的哲學理念看成是形而上學,那么,《觀》就是它的方*論。通過對《觀》篇文章的釋讀,《觀》里的方*論無疑是辯證的,也是科學的認識論?!队^》篇雖然所運用的是生活里的經驗之談,并通過比喻寓意道理,但比喻的道理是符合邏輯的。
本篇的立論是“觀,盥而不薦,有孚颙若”。
“ 盥(guàn)”:洗手,盥水器?!八]”:重?!帮J(yóng擁)”:大的樣子,嚴正之貌。這立論的意思是:“正確的觀察認識事物,如同洗心革面,不在重現錯誤,有了愛和神圣的情懷所致?!北酒蛧@著這命題,論述了幾種不同的觀察認識事物的方法。即闡述觀察認識事物方法的正確與否。
“童觀,小人無咎,君子吝?!?/p>
“童”:兒童?!巴^”是比喻,即像兒童那樣去觀察認識事物。正因為兒童觀察認識事物是幼稚的。這是用兒童來比喻看問題的幼稚與不正確性。若是有了這種幼稚的認識事物,就會給君子帶來恥辱。因為幼稚的看待問題,自然會導致對事物判斷的錯誤認識,那么,君子在治國理政上不就走向錯誤的結果。
“窺觀,利女貞?!?/p>
“窺觀”:不難理解,猶如從縫隙里看東西,是一孔之見。本句還是用比喻來寓意事理。這是比喻觀察認識問題不全面,一樣會導致認識事物的錯誤結果。這里的“利女貞”,直譯是“有利于婦女之道”。從此句來看,在西周時期已講究婦德,婦女不可拋頭露面,婦女只能是偷偷地窺視外面的世界??傊?,“窺觀”同樣是對君子不利的。
“觀我生進退?!?/p>
本段是個轉折句,是在上面不正確的觀察認識事物方法下,而從正面來對觀察認識事物的論述。如何觀察認識事物,這是真對“君子”講述的道理?!吧保荷?。即百姓?!坝^我生”是指觀察了解本國的生民情況,這里的“進退”,是指統治上,即治國理政上游刃有余。
“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p>
“光”:禮樂風尚。即文化狀況。君子了解熟悉了國家的文化制度,才能成為君王的輔佐,這就是本句的含義。
“觀我生,君子無咎;觀其生,君子無咎?!?/p>
這里強調君子,不但應觀察認識自己國度的生民狀況,而且還有觀察了解它國的生民狀況,對君子來說治國安邦才不至于失誤?!捌洹笔侵复鷩?。這叫知己知彼,才能做好事情。對君子才不會有害處。這里講的觀察認識,其目的體現在君子的政治目的,即治國安邦上。
《觀》篇里所論述的觀察認識事物方法,是辯證的,也是理性的。作者是反對“童觀”,“窺觀”這種不正確的觀察認識事物的方法,無疑作者提倡的是正確的去觀察認識事物。本篇在圍繞著如何觀察認識事物來論述,給君子提供了政治上知進退的方*論。
《周易》是政治哲學,本篇內容是講述觀察認識事物的方法。反對“童觀”,“窺觀”這種認識事物的錯誤方法?!巴^”是一種幼稚的,不成熟的認識事物的行為;“窺觀”猶如從縫隙里觀察事物,是只見其偏,而不見其全。錯誤的觀察,必然導致錯誤的判斷,這是符合邏輯的。歸根到底,作者從政治上闡述正確的觀察認識事物,才能保證君子治國安邦上的正確行為,才能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這就是《觀》篇的中心思想。
把屬政治哲學文章內容,說成是卜辭,真乃是天方夜譚。
《周易》不但是為君子講述的是政治謀略道理,而且其政治哲學思想也在啟迪著人的智慧。
三、《周易》第四十八篇文章解析
(原文)
“ ( )井,改邑不改井,無喪無得,往來井井。
汔至亦未潏井,羸其瓶,兇。井泥不食,舊井無禽。井谷射鮒,甕敝漏。井渫不食,為我心惻??捎眉?,王明,并受其福。井甃,無咎。井冽寒泉,食。井收勿幕,有孚,元吉?!?/p>
(譯文)
“四十八、封邑改變了,而水井沒變,一樣的為人們所用,無失也無得。而往來水井的人取水不斷。
水井的水干枯了,井上也沒有了汲水的繩索,又毀壞了汲水的器具,失去了水井的作用。水井里淤滿了污泥,不能食用,陳舊失修的水井連鳥兒都不來光顧。井底能射到蛤蟆,汲水的水甕又敞開了泄漏。水井不淘去污泥而不能食用,為此我感到難過。(水井)可用來取水了,是君王的英明,大家一起受到福祉。水井用磚重新修固,沒有過失。清涼甘甜可口的井水,又可以食用了。汲水后不要覆蓋井,有愛作為根本的行為準則,這個世界就無比的美好?!?/p>
(解說)
“井”:水井。本篇是借水井來比喻養民,愛民的政治道理。本篇的題目是:“井,改邑不改井,無喪無得,往來井井?!薄案摹保哼w移,變更?!案囊亍保悍庖刈兏?。即換主人了?!盁o喪無得”:井水即無枯竭,也不滿盈。本句意思是“封邑更替了,而水井不變,照樣為人們所利用,而往來取水的人不斷?!边@是寓意著政治的道理。即寓意著封邑改變了,朝代更替了,而養民,愛民的原則不能變。相反則是政治失修,就會失去民心。本題目是借水井來比喻,即通過水井寓意養民的道理。也寓意君子當修養自身,惠及民眾。本篇就是圍繞著“水井”展開的論述,論述養民的道理。
“汔至亦未潏井,羸其瓶,兇?!?/p>
“汔”(qì):水涸?!皾垺保▂ù):井上汲水用的繩索?!百保╨ěi):纏繞。此句的意思是:“水井里的水干涸了,井上也沒有了汲水的繩索,又毀壞了汲水的器具,失去了水井的作用?!边@是比喻政治失修,失去了養民的基礎。
“井泥不食,舊井無禽?!?/p>
本段是通過對水井長期沒人修管,而荒廢了。井里淤滿了污泥,再也不能食用,這荒廢失修的水井連鳥兒都不來光顧。以此比喻社會政治蕭條衰敗的局面,失去了養民,聚集民眾的基礎條件。通過“井”的描述象征社會不是一派生機盎然,而是荒廢敗落的景象。
“井谷射鮒,甕敝漏?!?/p>
“井谷”:井底?!磅V”(fù):蝦蟆?!爱Y”:提水的工具。本段是通過對水井和汲水工具的描寫來比喻統治者失去了養民惠物的根本。本句的意思是“井底能射到蛤蟆,水甕又敞開了泄漏?!本讻]了水,能射到蛤蟆。沒了井水,沒有了養民的東西。提水的工具也壞了,即養民的條件也沒有了。
“井渫不食,為我心惻??捎眉?,王明,并受其福?!?/p>
“渫”(xiè):淘去污泥?!熬筒皇场保褐杆惶匀ノ勰?,就不能食用?!皭拧保簜?。本段是說水井不能食用,失去養民的條件。比喻政治上出現了錯誤,作者感到傷心難過。但終于這種局面被打破了。這是作者的希望。水井清去了污泥,可以用來取水了,這是君王的英明與偉大,大家一起受到了福氣。這是作者通過水井能夠取水,來寓意政治道理。作者向往偉大君主的出現改變衰敗的社會局面。
“井甃,無咎。井冽寒泉,食?!?/p>
“甃”(zhoù):用磚修井。本段是說:“水井用磚修固,沒有過失。清涼甘甜可口的井水,又可以食用了?!边@是來比喻國家衰敗的局面改變了,養民,惠民的政治局面又建立了起來。
“井收勿幕,有孚,元吉?!?/p>
“幕”:井蓋?!熬瘴鹉弧保褐溉∷蟛灰w井蓋,大家都能得到井水?!坝墟凇保河辛藧?。
這最后是通過“井水勿幕”來比喻百姓都得到政治上的恩惠,這種恩惠是建立在君子(統治者)愛(有孚)小人(被統治者)的根本準則。
本篇是通過水井來象征政治上的養民,愛民的道理。若政治上像水井那樣失修,就失去養民的根本。政治失修,也就失去了民心。這是宣揚“民本”思想。即王制里的民本思想。這對后封建社會產生過深遠的影響。這養民,愛民,惠民思想奠定了儒學的根本。本篇以井寓意政治道理。作者希望偉大英明君王的出現,來扭轉乾坤,使國家走向太平繁榮昌盛的局面,這偉大英明的君王就是給百姓修井的人。
四、我們再看《周易》第五十一篇的思想含義
(原文)
“ ??震,亨。
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震來虩虩,后笑言啞啞,吉。震來厲,億喪貝,躋于九陵,勿逐,七日得。震蘇蘇,震行,無眚。震遂泥。震往來厲,億無喪,有事。震索索,視矍矍,征兇。震不于其躬,于其鄰;無 咎,婚媾有言?!?/p>
(譯文)
“五十一、君子保持恐懼修省,亨通。
驚雷震動,使人心生恐懼,失去了言語笑聲。雷聲響起,震驚百里,而對保持平靜心態者,卻不能灑落手持勺子里的香酒。雷聲震來,使人恐懼,然后啞口不語,言笑失色,謹慎才能避免傷及身體,而獲吉祥。雷震一來,有了危害,會喪失很多錢財,堆積像那九重的高山;不要追逐失去的錢財,過一段時間就會得來。雷聲震動會使萬物復蘇。雷聲運動,并無災害。雷震有時會擊到泥土里。雷震來來往往,有危險,但很多的東西并沒有失去,這是有了事前的防備。雷聲震動使人恐懼畏縮,左右驚顧,有所妄動會有危險;雷震是震不倒驚懼謹慎之人身上,而會落到那些沒有防備者的頭上;沒有害咎,是建立了聯姻的說法?!?/p>
(解說)
本篇的論題內容是“ 震:亨”?!罢稹保罕玖x是指雷,震動。引申為驚恐,震驚。本論題其意是“驚懼,亨通”。為何“驚懼”才“亨通”呢?這是借雷震使人恐懼的心理,寓意君子恐懼修省,君子時刻謹慎小心的去行事,自然就是亨通的結果。故本篇的“命題”,就是“君子若能恐懼修省,亨通?!?/p>
“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里, 不喪匕鬯?!?/p>
“虩虩(xìxì)”:恐懼貌?!皢 保亨硢?,口不能言?!皢 保盒稳輿]有了言語聲?!柏啊保菏秤镁?,如匙?!佰耍╟háng)”:祭祀用的香酒。本句的意思是“驚雷震動,使人心生恐懼,失去了言語笑聲。雷聲響起,震驚百里,而對保持平靜心態者,卻不能灑落手持勺子里的香酒”。這是借雷震的響聲使人產生恐懼之心,來比喻政治形勢的威力;猶如政治風暴來臨,在政治形勢的高壓下,有兩種心態的人,一種是恐懼萬分,嚇得要死;一種是心態鎮靜。這是圍繞著主題展開的論述。
“震來虩虩,后笑言啞啞,吉?!?/p>
本段的譯意是“雷聲震來,使人恐懼,爾后啞口不語,言笑失色,謹慎才能避免傷及身體,而獲吉祥”。這里還是借雷震,寓意政治風暴如雷霆之勢,若君子能恐懼修省,即使雷霆之勢的政治風暴也傷及不著自己。確實在封建王權家天下里,為官者是人人驚懼,特別是莫須有的政治罪名,不知何時就降臨到頭上。就是二千多年后出現的那場“十年動亂”,那場政治運動,其來勢如雷霆,使人驚懼與恐怖。人人只能啞口不言,言笑失色。若能思考,小心處事,政治風暴里的災禍就落不到頭上。二千多年前《周易》作者的政治經驗告訴君子如何應付政治風暴。
“震來厲,億喪貝,躋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億”:(喻)數目很大?!柏悺保哄X,資財?!败Q”:升,登?!熬帕辍保汉芨??!捌呷盏谩?,即“七日來復”的認識觀。本段通過借雷震比喻嚴酷的政治形勢。本句按字譯是“雷震來時是有危害,會喪失很多財產,如堆積像那九重的高山,不要追逐,失去的錢財,過一段時間,就會得來”。 《周易》是為君子講述的“修身,齊家,治國”的政治道理。本段也是在講述,如何認識這種風暴來臨造成財產的失去(如改朝換代,又如新主推行新政),但要認識到那只是身外之物,不可追逐。在那個時代里,有一種認識觀念,即“七日來復”,認為事物是一種循環規律,這是從自然中感悟到的東西,而類比到人事上來。這里的“七日得”,是“七日來復”的觀念的引用,這里是借以說明是失去的財產,以后還會得來,是通過一段時間還會取得,這里體現的是唯物辯證的關系。
“震蘇蘇,震行,無眚?!?/p>
“蘇”:死而復生,蘇醒過來。古人在每年的春天聽到雷聲響動,又看到大地上的萬物發青,就認為雷聲催醒了大地,使萬物復蘇?!绊颉保哼^失,災禍。本段的字譯是“雷聲震動,使萬物復蘇。雷聲運動,并無災害”。
本段還是借雷震的自然現象來寓意事理,只不過是以對比手法上的正面來論述事理。上面講述雷震使人恐懼與喪失財富,而本段是講,雷震能使萬物復蘇的道理。當然,這是借喻,而不是講什么自然科學。這是借雷震現象比喻政治風暴來臨也有好的一面,并不全是壞事,它能使人恐懼謹慎,修省覺悟,就不會有災禍。
“震遂泥?!?/p>
“遂”:進。本句意思“雷震擊入到泥土里”。這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本句象征什么呢?因本句沒有判詞,即無吉兇之后果。那么,從本句的字意來看,即寓意著是下面,又寓意著深度??梢月撓氲秸物L暴影響的廣泛性與持續性。
“震往來厲,億無喪,有事?!?/p>
“億無喪”:這與前面的“億喪貝”是個相反意思。本句意思是“雷震來來往往,雖有危險,但很多的東西并沒有失去,這是有了事前的防備”。這是比喻對政治形勢有了心理防備。
“震索索,視矍矍,征兇。震不于其躬,于其鄰,無 咎,婚媾有言?!?/p>
“索索”:畏懼感?!佰牵╦úe)”:左右驚顧?!肮保荷眢w。(引)自身。本段之意“雷聲震動使人恐懼畏縮,左右驚顧,有所妄動會有危險;但雷震是震不倒驚懼謹慎之人身上,而會落到那些沒有防備者的頭上;沒有害咎,是建立了婚姻的說法?!惫糯?quot;家"、"國"間締結婚姻作為聯姻政治的手段,也是規避政治風險的一種手段。
本篇是講述雷霆之勢的社會大變革,或政治風云變幻,給社會帶來的震蕩與不安,如何在政治風云變幻中,學會生存法則,本文就是講述這些道理。作者通過雷震來比喻政治風云,教育君子在政治風云了要恐懼修省,還要有正確的心態與防備心理。通過雷震聲響百里來比喻政治威勢如同霹靂那樣使人恐懼,使君子領悟到政治形勢的威力,并學會在政治風云里的生存方法。既不被雷霆之勢所嚇倒,也不要被雷霆之勢所傷害。正如,“大象”對《震》文的詮釋“君子以恐懼修德”,“大象傳”作者是領悟了《周易》的哲學內涵。本文通過雷震的形象比喻,使君子能夠領悟到政治風暴的威力,而恐懼修省。這已然是為君子講述的政治經驗與政治謀略?!吨芤住肥且徊空握軐W,而春秋時期的史巫,卻把《周易》改造成“六繇”格式(與后來的“六爻”卦式不同)用過卜筮。而且從《周易》六十四篇文章名稱里抽出八個篇名,又從“六十四畫符號”的組合過程中的三畫一組的八個符號抽取出來,配上《周易》里的八個名稱(即 “乾,坤,震,艮,離,坎,兌,巽”),又配上八種自然物象,逐步演義出“八卦”筮術,把《周易》的每篇文章分割成“六繇”形式,再把《周易》每篇原初作為文章排序之意的“畫符號”分成“八卦”名稱、符號、取象,再結合“六繇”辭,用以卜筮人事吉兇了,就以為可窺視人事吉兇的天機了。在“八卦”筮術上,《震》卦是“八卦”之一,“八卦”里的“震卦”符號是“三畫”組合,而《周易》里原初用的“畫符號”,而是“六畫”組合,即兩者的“畫符號”組合不同,其代表的意義也不同?!鞍素浴斌咝g上把《震》演變成筮術內容,到《說卦傳》時已把“震卦”取象為“震為雷、為龍、為玄黃、為敷、為大涂、為長子、為決躁、為蒼莨竹、為萑葦。其於馬也,為善鳴、為馵足,為的顙。其於稼也,為反生。其究為健,為蕃鮮?!边@么多取象目的是何?自然是為了卜筮(算卦)之用?!鞍素浴斌咝g上“震卦”既是八經卦之一,又是“六十四卦”之一,完全與《周易》里的原創文不是一回事了。
由上幾篇文章來看,《周易》每篇都圍繞著一個中心,在闡述著一個政治道理,《周易》無疑是部政治哲學。正如本篇里出現十一個"震"字,為內容線條中心,在本文中所起著提綱挈領作用。原創《周易》六十四文里,每文首字或前兩字,成為文章提綱挈領作用的比比皆是。如本文原初并不是六句內容,后被史巫篡改分割。本篇是以雷震現象來寓意政治道理,把《周易》政治哲學思想文章,看成是占筮辭、算卦辭,真乃是天大的笑話。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1 永夜 作者: 江火香貓
科幻末世 1042417 字
永夜:浩劫余生,終見光明
2 ?;▌e沾邊,重生的我只想搞錢 作者: 十萬字
都市小說 789066 字
都重生了,還不好好搞錢?
3 我死后,姐姐們才開始愛我 作者: 木馬非馬
都市小說 80082 字
我死后,全家人才開始知道愛我,可我已經死了
4 上門狂婿 作者: 狼叔當道
都市小說 8171953 字
上門贅婿,受辱三年,期約一到,強者歸來!
5 武圣之上 作者: 任我獨行俠
玄幻奇幻 201339 字
這是個廢材靠著金手指,逆天改命的故事!
6 60年代:開局荒年,我帶著全村吃肉 作者: 妞妞騎牛
都市小說 415929 字
穿越60年代:開局荒年,我帶著全村吃肉
7 這位詩仙要退婚 作者: 人世幾春秋
歷史軍事 1194814 字
這位詩仙要退婚:文韜武略
8 玄幻:遇強則強,我的修為無上限 作者: 史上最帥作者
玄幻奇幻 1481875 字
獲得遇強則強系統,我直接啪啪給了天道兩個大嘴巴子
9 紅豆緣:炮灰也要長命百歲 作者: 翹褚
古代言情 271116 字
開局炮灰劇本怎么辦?不慌,茍著茍著就到大結局了
10 神龍訣之九龍劍訣 作者: 光環美男
仙俠武俠 1003350 字
江湖傳聞要是得到《神龍訣》,就可以稱霸武林!
《《周易大發現》(二十九)》最新評論
評論本章還沒有人發表評論哦~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