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K小說網 >> 出版>> 文化社科 >> 傳中華美德 講成語典故-進取篇 [書號3010380]

42. 王禎勸課農桑

《傳中華美德 講成語典故-進取篇》 北京中文在線數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著, 本章共1524字, 更新于: 2019-07-12 18:41

王禎字伯善,山東東平人。是元代杰出的農學家,也是印刷技術的改進者,北宋畢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制作的是膠泥活字,到了元代,王禎用木刻的活字代替了膠泥活字,把活字印刷術大大提高了一步。 王禎少年時,一邊學習,一邊從事農業生產勞動。他對有關農業知識和技術有較為濃厚的興趣。后來做了官,也仍然關注著農業生產的情況。元貞元年至大德四年(1295~1300),王禎在旌德、江西永豐任縣官,一有閑暇時間,就從典籍中收集有關農業生產及農械革新的材料,到田間觀察莊稼的長勢,到百姓家詢問農業生產的具體情況。他主張改良品種,改革農具,認為,吃飯是老百姓的頭等大事,如果不在改進農業生產技術方面多下工夫,要想提高糧食產量是很難的,如果不能積累糧食,遇到荒年歉收,百姓就要挨餓受苦,為了生存,到了絕境的貧民,就會鋌而走險,攻打官府,搶掠財物,到那時,要再想恢復安定,就要花十倍的氣力了。因此,他把抓農業生產作為治理地方的關鍵。他綜合了黃河流域旱田耕作和江南水田耕作兩方面的生產實踐經驗,結合自己的認識體會,寫成了二十二卷約三十萬字的《農書》。 王禎的《農書》全書分為農桑通訣、百谷譜、農器圖譜三大部分。農桑通訣可以說是“農業總論”,貫穿了以農為本的觀念和天時、地利、人力共同決定農業的思想。書中首先論述了 農業、牛耕和桑業的起源;農業與天時、地利及人力三者之間的關系,接著按照農業生產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基本順序,記載了大田作物生產過程中每個環節 應采取的共同的基本措施;最后是“種植”、“畜養”和“蠶繅”三篇,記載有關林木種植包括桑樹、禽畜飼養以及蠶繭加工等方面的技術?!鞍俟茸V”是農作物栽培各論,闡述的是各種農作物的品種、特性、栽培、種植、收獲、貯藏、利用等技術知識,所介紹的農作物共有八十多種?!稗r器圖譜”篇幅最多,約占全書的百分之八十,是本書的一大特點,也是最能展現王禎科技思想精華之所在?!稗r器圖譜”是在宋代農器記載基礎上的進一步記錄。共附圖三百零六幅,每幅圖都有文字說明,介紹各種器具的構造、發展演變過程、使用方法和功效。不僅當時通行的農業機械形象被記錄下來,甚至古代已經失傳的機械也經研究繪出了復原圖。在描繪東漢杜詩的水排時,將皮囊鼓風改繪成當時通行的“木扇”,這為我國木風扇的出現提供了一個有力的佐證?!掇r書》還描繪了當時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若干農用機械,如三十二錠水力大紡車,以及三錠腳踏紡車(棉紡),五錠腳踏紡車(麻紡)等?!稗r器圖譜”展示了中國古代農業生產器具方面的卓越成就,后代的農書和類書所記農具的大部分都以《農書》為范本。 王楨不但在農業科舉史上有極其重要的貢獻外,也在機械和印刷史上有很光輝的成就。 王楨要以木刻活字方式印刷出版,因字數很多,雕印困難,特聘請許多工匠創刻木活字,為時兩年始告完成。它的方法是先在紙上寫好字樣,糊于木板上再行雕刻,刻好后,用小細鋸把每個字鋸開,再用小刀把每個木字修成一樣大小,之后,檢排一行,用竹片夾住,繼續排滿一板框,使活字不會移動,然后用水墨刷印之。 然而因江西方面已雕成整塊木刻版,印刷《農書》并沒有用上,只在大德二年(1298)試印過《旌德縣志》,全書六萬多字,不到一個月時間便將百部印完,其品質與刻版一樣,證明效率較木刻版為高。王楨把這次制造木活字、排版、印刷等方法的經驗寫了一篇《造活字印書法》,附 在《農書》之后,這是最早的系統記載并敘述活字版印刷術的文獻。那時,為了節省人力,他設計制造出一種輪轉排字架,活字依韻排列,排版時排字者坐著轉動輪盤,就能找到需要的字,不必走來走去,這在排字技術上也是一大創舉。 簡評: 元朝是我國古代農業科學技術推廣最好的時期,中國古代著名的農業科技著作主要集中在元代,如《農桑輯要》。

作者寄語:

《42. 王禎勸課農?!纷钚略u論

評論本章

還沒有人發表評論哦~
我來說兩句

影音先锋一区二区|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欧美精品18Ⅴideosex性欧美|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无码|萝li精品资源破解资源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