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自是多英俊,又顯江南陸遜高?!? “一旦威名驚蜀魏,吳王寧不敬書生?!? 此二言都是稱贊三國時吳國著名儒將陸遜的。陸遜本是一介書生,后威名大振,以善顧全大局、 忍辱負重著稱。 陸遜最開始的時候孫權任他為帳下右都督。后來,陸遜率兵鎮壓會稽一帶山越人的起義,并招募山越青壯年數萬計,以擴充自己的隊伍。 陸遜回來后,向孫權稱贊會稽太守淳于式賢良能干。孫權道:“淳于式上書說你把山越的青壯年都招募走了,以致會稽百姓門戶蕭條,不利生產與人心,這件事你知道嗎?”陸遜說:“我已知之?!睂O權又問:“那你何故還稱贊淳于式呢?”陸遜道:“淳于式之所以告我的狀,乃是為百姓生計、地方發展而慮,這正說明他是一名好官吏啊?!睂O權贊嘆道:“這樣的話只有胸襟開闊、具有遠見之人才能說得出來,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公元222年,劉備傾國中之兵進攻東吳。東吳上下,一片惶急,形勢十分嚴峻。孫權急召眾臣商議,尋求保國退敵之人。闞澤竭力推薦陸遜,但陸遜時為一介書生,張昭、顧雍等元老大臣都認為他定難當重任。但是孫權信任陸遜,力排眾議,拜陸遜為大都督,賜予寶劍印綬,把軍隊交由他全權指揮。 陸遜來到營中赴任,大將韓當、周泰等看見他十分意外,嘆道:“主上如何以一書生總兵耶!”意思就是主上怎么會讓一介書生擔任總兵呢?他們對陸遜的身份滿腹懷疑,甚至輕視。雖然初來乍道,陸遜也不怯懦,他傳令傳令下去要求各個教諸將各處關防,牢守隘口,但是眾位將軍看不起他書生的身份,不愿執行。當時,陸遜深知蜀軍氣盛,要求先將各處防守堅固后,根據情況變化,后發制人。但是韓當等人公然反對,認為這樣做“墮其銳氣”,主張與蜀軍決一死戰。其余眾人都會和韓當主張。 陸遜見大家不理解自己的苦心,不愿配合工作。他迫不得已,掣劍在手,喝道:“劉備是當世的英雄,連曹操都要忌憚?,F在大家把守國門,理當同心抗敵,如今諸位不聽號令,到底是為什么?”他當即下令,如果將士們再不遵其職守,將軍法處置,絕不手下留情。 眾人見陸遜這么堅持,局面方有所轉變,轉身開始執行。但是,仍有人對陸遜的作戰意圖不理解、不服氣,他們上書孫權,指責陸遜只顧守城的命令是懦弱無能,所幸孫權自始至終對陸遜深信不疑。 陸遜率吳軍與蜀軍相持達數月,終于找到機會,一舉火燒連營七百里,大獲全勝,眾人遂嘆服其才能。戰后,孫權方才了解到陸遜初任都督時眾將不服的情況,問他為何不向自己奏告。陸遜答道:“主公對我恩義深重,都督之任,實過我才。諸將軍多為功臣宗親,都是吾國之棟梁,我若上奏,必致有傷,此是我不愿見到的。我雖庸懦,但素來仰慕藺相如那般退讓求和之高義,以成國之大事?!? 簡評: 陸遜赴任時,將士們欺負他是一介文弱書生,不懂帶兵打仗。身為主帥,面對下屬將士對自己的藐視,陸遜以自己寬厚的胸懷包容,避免了內耗,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有長遠的進取目標,才能在這樣內憂外患的情況下獲得勝利。有抱負有勇氣是好的,但更重要的是面對困難時要團結一致才能進取。
《23. 陸遜忍辱負重》最新評論
評論本章還沒有人發表評論哦~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