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至潔之行無余地

《傳中華經典,讀家訓箴言——至清品行》 北京中文在線數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著, 本章共1219字, 更新于: 2019-07-12 18:33

原文 人足所履,不過數寸,然而咫尺之途,必顛蹶于崖岸,拱把之梁,每沈溺于川谷者,何哉?為其旁無余地故也。君子之立己,抑亦如之。至誠之言,人未能信,至潔之行,物或致疑,皆由言行聲名,無余地也。吾每為人所毀,常以此自責。若能開方軌之路,廣造舟之航,則仲由之言信,重于登壇之盟,趙熹之降城,賢于折沖之將矣。 ——顏之推《顏氏家訓》 白話 人腳所踩,寬不過幾寸,然而在咫尺寬的山路上行走,一定會摔下去;從很小的獨木橋上過河,也往往掉入河中,為什么呢?因為沒有可活動的余地,人要在社會上立足也是這個道理。最誠實的話,別人不會相信;最高尚的行為,別人往往產生懷疑,都是因為這類言論、行動,沒留余地。當我被別人詆毀時,就常常以此自責。如果能開辟平坦的大道,加寬渡河的浮橋,就能像子路那樣,說話真實可信,勝似諸侯登壇結盟的誓約;像趙熹那樣,招降對方的城池,賽過卻敵致勝的將軍。 家訓史話 《菜根譚》說:“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食,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绷羧藢捑b,于己寬綽;與人方便,于己方便?!吨芤住吩唬何飿O必反,否去泰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行不可至極處,至極則無路可續行;言不可稱絕對,稱絕則無理可續言。做任何事,進一步,也應讓三分。古人云:“處事須留余地,責善切戒盡言?!? 長孫皇后是歷史上有名的寬宜有度的人。她深知作為“國母”,其行為舉止對皇上的影響相當大。因此,她處處注意約束自己,處處做嬪妃們的典范,從不把事情做過頭。她不尚奢侈,吃穿用度,除了宮中按例發放的,不再有什么要求。她的兒子承乾被立為太子,有好幾次,太子的乳母向她反映,東宮供應的東西太少,不夠用,希望能增加一些。她從不把資財任情揮霍,從不搞特殊化,對東宮的要求堅決沒有答應。她說:“作太子最發愁的是德不立,名不揚,哪能光想著宮中缺什么東西呢?”她不干預朝中政事,尤其害怕她的親戚以她的名義結成團伙,威脅李唐王朝的安全。李世民很敬重她,朝中賞罰大臣的事常跟她商量,但她從不表態,從不把自己看得特別重要?;噬弦绺缫灾厝?,她堅決不同意。李世民不聽,讓長孫皇后的哥哥長孫無忌做了吏部尚書,皇后派人做哥哥工作,讓他上書辭職。李世民不得已,便答應授長孫無忌為開府儀同三司,皇后這才放了心。此后的朝政官任中,長孫無忌也經常受到皇后的教導,成為一代忠良。 古訓今鑒 俗話說:“過頭飯不吃,過頭話不講?!?萬不可把事做絕,一方面給自己留余地,行不至于絕處,言不至于極端,有進有退,以便日后更能機動靈活地處理事務,解決復雜多變的社會問題。另一方面是給別人留余地,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也不要把別人推向絕路,萬不可逼人于死地,迫使對方做出極端的反抗,這樣一來,事情的結果對彼此都沒有好處。要時時處處為自己留下可以回旋的余地。如果做事太過分,沒有分寸,只想把對手往懸崖下逼,那么,先掉下懸崖的往往是你自己。留三分余地給別人,就是留三分余地給自己。為人處事中,我們不能只考慮眼前的得失,考慮到以后的生存和發展才是明智的選擇。

作者寄語:

《41、至潔之行無余地》最新評論

評論本章

還沒有人發表評論哦~
我來說兩句

影音先锋一区二区|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欧美精品18Ⅴideosex性欧美|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无码|萝li精品资源破解资源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