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喜則動善念,怒則動惡念

《傳中華經典,讀家訓箴言--修身立志》 北京中文在線數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著, 本章共771字, 更新于: 2019-07-12 18:30

原文 凡人處世,惟當常尋歡喜。歡喜處自有一番吉祥景象。蓋喜則動善念,怒則動惡念。是故古語云:“人生一善念,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人生一惡念,惡雖未為,而兇神已隨之?!贝苏\至理也夫! ——【清】康熙《庭訓格言》 白話 人活在世上,應當追求內心的美好。內心的喜悅安詳是一種非常美好的境界。心中充滿喜悅,就會產生善良美好的念頭;心中充滿忿怒,就會產生兇險惡毒的念頭。所以,古話說:“人生一善念,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人生一惡念,惡雖未為,而兇神已隨之?!边@話真是至理名言啊。 家訓史話 三國時候的曹操生性多疑,曹操殺了好心收留他還為他殺豬置酒的呂伯奢一家,殺了為他治病的華佗。 曹操為造建始殿,親自揮劍砍伐躍龍祠前的梨樹,得罪了梨樹之神,當晚做了個噩夢,驚醒之后便得了頭痛頑癥,遍求良醫,均不見效。 后來,華歆向曹操舉薦了華佗,曹操立馬差人星夜將華佗請來為他看病。華佗認為曹操頭痛是因中風引起的,病根在腦袋中,不是服點湯藥就能治好的,需要先飲“麻肺湯”(按: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麻沸散”,是華佗發明的一種麻醉劑),然后用利斧砍開腦袋,取出“風涎”,才可能去掉病根。 多疑的曹操以為華佗是要借機殺他,很憤怒。于是命令左右將華佗收監拷問,致使一代神醫屈死在獄中,而華佗所著的《青囊書》也因此失傳。 同樣是曹操,官渡之戰曹操以少勝多,自然是得意一時的,即使在袁紹的府里搜出許多曹營的人與之往來的信件,也只下令一把火燒了信。這樣的舉動自然是得到眾多搖擺不定的謀士武將感激。這兩個故事恰好暗合“喜則動善念,怒則動惡念”的意思。 古訓今鑒 為帝王的康熙深知天子一怒,伏尸百萬,流血漂櫓的事情。因此教育子孫修身養性,要追求內心的喜悅平和,不要輕易動怒怒則生惡念,做出失去理智的事情。 一個人的性情是需要磨煉的,不輕易動怒,保持冷靜才是處世容人知道?!熬慈苏呷吮鼐粗?,助人者人必助之”。

作者寄語:

《19、 喜則動善念,怒則動惡念》最新評論

評論本章

還沒有人發表評論哦~
我來說兩句

影音先锋一区二区|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欧美精品18Ⅴideosex性欧美|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无码|萝li精品资源破解资源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