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China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英文名字是“China”,它的另一個含義是瓷器。在古代,外國人稱中國為“瓷器之國”。 在東漢時期,古人就在昌南(現在的景德鎮)建造窯坊,燒制陶瓷。到了唐朝,由于昌南土質好,先人們又吸收了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優點創制出一種青白瓷。青白瓷晶瑩滋潤,有假玉器的美稱,因而遠近聞名,并大量出口歐洲。 十八世紀以前,歐洲人還不會制造瓷器,因此中國特別是昌南鎮的精美瓷器很受歡迎。在歐洲,昌南鎮瓷器是十分受人珍愛的貴重物品,人們以能獲得一件昌南鎮瓷器為榮。就這樣歐洲人就以“昌南”作為瓷器(china)和生產瓷器的“中國”(China)的代稱,久而久之,歐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卻了,只記得它是“瓷器”,即“中國”了。 西方瓷器原本是從中國輸入的。明朝的時候,大批的中國瓷器產品就開始輸往西方世界。波斯人稱中國的瓷器為chini,歐洲商人在波斯購買中國瓷器也同時把一詞帶回了西方。后來,他們又把chini改為china,并且把生產china的中國也一并稱為China。歐美人談到China的時候,往往聯想到China(中國)是china(瓷器)之鄉。 China一詞也隨著中國瓷器在英國及歐洲大陸的廣泛傳播,轉而成為瓷器的代名詞,使得“中國”與“瓷器”成為密不可分的雙關語。 2、世界陶瓷風 十七世紀時,西歐皇室和宮廷開始興起收藏中國瓷器之風?,F藏德國卡賽爾(Keisel)郎德博物館的一件青瓷碗,上有卡澤倫博格伯爵的紋章圖案,是現存歐洲最早有年代標識的明朝瓷器,幾百年來一直是黑森家族的傳家寶。葡萄牙開辟新航路之后,瓷器也成歐洲社會最珍貴的禮物。瓦斯伽·達·伽馬、阿爾曼達都曾以瓷器博取葡王曼紐埃爾一世的歡心?,F存里斯本科特斯陳列館(Jose Cortes)中印有曼紐埃爾一世(1469-1521)紋章的青花執壺,是中國最早為西歐特殊訂貨制造的外外銷瓷。正德、嘉靖年間,這類訂貨大多經葡萄牙販往歐洲。1604年荷蘭人洗劫了裝載瓷器返回歐洲的葡萄牙大帆船圣·卡特林號(Santa Caterina),將這批中國瓷器取名Kraaksporeleint,運往阿姆斯特丹拍賣,法國國王亨利四世、英國國王詹姆斯一世也參與購買,于是中國陶瓷的影響在歐洲不脛而走。 發端于十七世紀末,延續至十八世紀末葉的歐洲洛可可式(Rococo)藝術風格,以生動、優美、輕倩、自然為特色,其倡導的藝術作風與中國藝術風格中的精致、柔和纖巧和幽雅殊途同歸。洛可可風格盛行于法國,法國人對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尤為偏愛。那時法國正是歐洲文藝、美術、戲劇、禮節、服飾、裝潢仿效的中心,所以具有“中國風格”的物品流傳整個歐洲社會。 瓷器初入歐洲,法國人用當時社會流行的小說《牧羊女愛絲坦萊》中的男主人公賽拉同(Celadon)來稱呼青瓷。法王路易十四命令首相馬扎蘭創辦中國公司,到廣東訂造標有法國甲胄紋章的瓷器,凡爾賽宮內列有專室收藏中國陶瓷;而十七世紀的英國人直接用“中國貨”(Chinaware)指稱來自中國的瓷器。英國女王瑪麗二世也醉心華瓷,在宮內專門設置許多玻璃櫥以陳列各式瓷器。于是英國社會以華瓷裝飾和日用的風氣便流行起來,瓷器漸成客廳和內室必不可少的陳設。 3、外國博物館收藏的中國陶瓷 陶瓷是中國古代的一項偉大發明。世界各國的制瓷技術多是從中國傳入的。中國瓷器在世界上有巨大影響。因為各種原因,很多中國陶瓷被外國博物館所收藏。 (1)亞洲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內設有“東洋館”,整個二樓五個展室都陳列中國古代美術,其中不少是陶瓷,從原始彩陶到唐宋以后的陶瓷等,應有盡有。比如,該館珍藏一件中國浙江燒制的“天雞壺”?!疤祀u壺”是中國古代流行的一種泡茶用壺,其嘴呈雞頭狀,故稱為雞頭壺。 值得一提的是,東京國立博物館于1975年6~7月舉辦了“日本出土的中國陶瓷”特別展覽。這次展覽是把日本出土的中國陶瓷,不僅是完整的器物,也包括陶片,從全國搜集,把資料性較強的遺物匯集到展覽廳,以供一般鑒賞。這次展覽引起極大的轟動。其中主要有越窯、龍泉窯的青瓷、景德鎮的青白瓷、白瓷、建窯天目(黑釉)瓷等。據1985年統計,日本全國在近800處遺址中發現了中國陶瓷。 東京、京都、奈良等日本國立博物館中都陳列著大量的龍泉青瓷。龍泉青瓷始于五代,盛于宋朝,1000多年來,它一直以端莊渾樸的造型,青翠晶瑩的釉色著稱于世,被人們譽為瓷中瑰寶。明代,著名的龍泉青瓷匠師顧仕成主持燒造的青瓷,銘記有“顧氏”二字,其中有一件直徑約4寸5分的瓷碗,珍藏于東京國立博物館。 日本福山城博物館于1989年11月集中日本各地所藏中國古陶瓷70件與觀眾見面。 日本奈良市的法隆寺珍藏了唐代越州窯的四耳青瓷藥壺,高8寸7分,直徑4寸5分,曾為天皇所使用。當這一稀罕的寶物在1939年于奈良市博物館公開陳列時,前往參觀的人群如山如海。 伊朗:阿德比爾神廟在伊朗古都大不里士以東的阿德比爾鎮。1611年曾將珍貴的1600多件中國陶瓷獻給神廟,現歸德黑蘭考古博物館收藏的,仍有8O5件。藏品中有南宋、元龍泉瓷、南方白瓷、景德鎮印花白釉小足器、藍、黃、醬釉及元明時期青花瓷、五彩瓷等。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的一個海濱城市,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終點站。該市的托普卡皮·薩萊博物館收藏的陶瓷約1萬件。其中大部分是中國產的,僅浙江龍泉青瓷就有1300件(包括宋、元、清)。其中碟子、碗等器皿質量極優,也有大型梅瓶式的罐。青瓷以外元明瓷器約26O0件,清代的瓷器約4000件。完整的元代青花瓷器在世界上為數不多,據說總共不過200件左右,但僅在這里就集中了8O余件。元代的青花瓷是在美麗的白瓷大盤和大碗上用奔放的筆調畫出菊、牡丹等花卉,或畫出松、竹等植物以及山水、人物等,再巧妙地配上一些龍鳳等動物圖形,特別是許多龍泉大盤,盤的中央淺雕著花草云龍,既大方又端莊,確具魅力。這樣的大盤,一只就價值連城。還有不少從中國輸入的瓷器,土耳其的工藝師們使用鑲嵌方法鑲入黃金和寶石,制成華麗的裝飾紋樣,把瓷器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姿。該博物館已成為世界上收藏中國元代完整的青花瓷最多的一個博物館。 菲律賓:菲律賓人歷來珍視中國瓷器,平常將瓷器埋在地下,節日才取出一用,用后又再深埋地下。發掘品因此很多是完整的,10年來出土了大約4萬件瓷器,分儲于桑托斯、洛克辛和羅伯特·維拉諾克三個收藏館。出土瓷器有越窯系刻花青瓷、龍泉窯刻花五管瓶、梅瓶、福建泉州、德化的刻花青白瓷、青白褐斑瓷以及福建地區黑瓷。元代瓷器出土數量最多,主要是景德鎮產品,有青白、青花、釉里紅等品種。 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博物館收藏500O多件陶瓷藏品中,除少數屬泰國、越南、日本的之外,絕大部分都是中國漢代到明代的產品,這些藏品都是從印尼各地收集來的。在東南亞各國博物館所藏的明代陶瓷中,雅加達博物館是首屈一指的。其中有明代的斗彩、三彩、五彩、白地青花瓷器,器型有書“金玉滿堂”四字的盈尺大碗,也有圖繪仕女栩栩如生的萬歷五彩大尊。有書阿拉伯文字的白地青花大盤,盤中繪雙龍朝日,次為五火云奔馬,邊緣畫阿拉伯故事。有書阿拉伯文字的三彩大盤,這是元末明初德化窯產品。還有書阿拉伯文字的白地青花中碗,碗底有“成化年制”的款識,也是德化窯燒造的產品。該館還藏有明初的釉里紅瓷器,形式奇異的晚明凈瓶、白地青花大盤和白地青花軍持。 雅加達國立中央博物館所藏的中國明代20多件青瓷器于1987年10月被盜。每件價值45萬美元。 馬來西亞:是目前所知出土中國瓷器最多的地區。吉隆坡國家博物館珍藏一批中國明代瓷器,大部分是景德鎮的產品。比如,一件12寸大盤,內畫葵花、如意,邊畫八寶、長春花,外畫梅鵲,底款書篆字“富貴佳器”。一件8寸中盤,內畫山水,邊畫水草花鳥,外畫梅鵲;環以金錢帶,外畫纏枝花。一件5寸中碗,內畫山水,邊畫水鳥,底款書“大明嘉靖年制”。一件4寸小碗,內畫鴛鴦水草,邊畫荷花,水草,水鳥,外甜白,底款篆書“?!弊?。 沙撈越博物館收集出土的陶瓷標本100多萬片。其中福建德化、安溪磁灶等窯的青白瓷、白瓷、青瓷、低溫釉陶器,以翠綠和深綠色居多。 韓國:清州博物館于1989年9月12日至10月12日舉辦中國瓷器特別展覽會,把在南朝鮮出土的中國瓷器收集到一起,為研究中國對南朝鮮瓷器文化帶來的影響提供了條件。展品中有從漢代到清代的青瓷、白瓷、唐三彩等,共83件。其中有第一次公開展出的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中國白瓷燈盞。該燈盞出土于南朝鮮武寧王陵(建造于公元259年)。還有一件東晉時代的青瓷羊形器也十分珍貴,其形象一頭跪著的小羊,色呈深綠。它是在南朝鮮紅原道源城出土的一件殉葬品。 巴基斯坦:拉合爾博物館是巴基斯坦目前最大的藝術性博物館。該館辟有中國文物陳列室,展出約4O00余件中國文物,其中不少是陶瓷??ɡ鎳也┪镳^也收藏了不少中國陶瓷。其中有晚唐時代越州窯青瓷水注和長沙燒制的施黃褐釉的陶器。 新加坡: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收藏各地出土的瓷器碎片數千件。青瓷以越州窯青瓷為主,并有宋、元、明三代的龍泉窯青瓷。青花多半是景德鎮產品,有明代十六、十七世紀各年號的高足瓷片約30件。 南洋大學李光前文物館搜集和保存有豐富的中國陶瓷,其中有高80毫米的**化桶形白瓷罐,直徑141毫米的明德化粉繪白瓷盒,直徑46毫米的明德化印花白瓷盒,高119毫米的明德化獅頭雙耳白磁瓶。 泰國:曼谷博物館收藏了很多中國瓷器,其中有1936年在曼谷北部約600公里的庫民別答姆的建筑工地上出土的16世紀中國陶瓷。比如,大明年制款青花大碗,紅色描花小罐帶金裝飾蓋、貼金小罐等。特別是出土的綠釉帆船形明器是研究中國造船史的寶貴資料。 越南:西貢博物館收藏的戶國陶瓷,以龍泉青瓷和景德鎮青花瓷為多。尤其是在青瓷方面,有14世紀的瓶、盤等物,在這些瓷器中還有來或北宋的多嘴罐形青瓷瓶。該館還收藏有中國漢代陶器。 阿曼蘇丹:首都馬斯喀特西北的蘇哈爾遺址出土了中國古瓷片和古瓷數千件。其中一件色澤青翠的元青花飛鳳牡丹紋瓷,一只鳳凰展翅于牡丹花叢。這件珍品現收藏在馬斯喀特老城博物館。 伊拉克:巴格達的阿尼亞西多博物館收藏有不少中國陶瓷,其中有宋代龍泉害青瓷缽,元代、明代龍泉窯青瓷內部貼有菊花形紋飾的碎片。 (2)歐洲 法國:巴黎的吉美博物館是一座以收藏、陳列、研究亞洲文物為目的的博物館,實質上為盧浮宮的亞洲部。該館收藏中國珍貴文物之多,在世界各國名列榜首,其中中國歷代陶瓷器約1.2萬余件。陶器有自新石器時代的甘肅彩陶壺、兩漢時代的陶桶、北魏時代的騎馬俑至唐代的三彩女俑、騎馬俑、綠釉鳳頭壺、加藍彩三足洗;攪釉缽、盤、罐和宋代的三彩盤等。瓷器有晉朝的雞首壺、南朝的青釉蓮瓣雞首壺、唐朝的青白釉碟、宋朝哥窯燒制的盤、碗、鈞窯燒制的玫瑰紅月白釉洗、花盆等,元朝的青花玉壺春瓶、釉里紅壺、藍釉白龍紋梅瓶等。明朝的瓷器從永樂年間至崇禎年間的青花、斗彩、琉璃等,清朝的瓷器以康熙、雍正、乾隆年間的為多。 該館收藏的中國陶瓷數量之多,質量之精,幾乎組成了中國陶瓷史的整個體系。有些為國內罕見,還有一些為孤品。 意大利人馬可波羅于1292年從泉州出?;貒鴷r,在泉州買了白色瓷器與彩色小白瓶,后存于威尼斯市的圣馬可寶藏所。其中有件建自香爐,現藏法國魯握博物館。 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有一個專門的中國館,陳列著遠自商、周,近到清代各個時期的展品。幾乎中國有什么該館就有什么。有的展品甚至在中國都見不到。如明洪武時期景德鎮生產的“里藍釉外紅釉印花云龍紋高足杯”、“里藍釉外紅釉印花云龍紋盤”、“里藍釉外醬色釉碗”、“紅釉印花云龍紋盤”等。 英國的維多利亞博物館和劍橋、牛津、普雷斯頓、愛丁堡等博物館僅收藏福建德化瓷器就有近300件,其中維多利亞博物館就有60件。 倫敦維多利亞——艾伯特博物館由香港巨富徐展堂先生捐贈125萬英鎊辟設中國藝術館,這里收藏了很多中國瓷器。 在英國博物館珍藏著皮爾先生于1731年12月10日在廣州簽署的訂購中國瓷器的發貨單。發貨單上有100種不同樣式的青花瓷碟約25O件;按訂貨方要求裝飾玫瑰釉家族紋章的瓷器約450件。另外,還有花瓶、咖啡壺、大碗等。 德國:卡賽爾朗德博物館收藏的一件中國青瓷碗,上有卡澤倫博格伯爵(1435--1455年)的紋章圖案,是現存歐洲最早的有年代的中國明代瓷器,幾百年來一直是該家族的傳家寶。 德累斯頓博物館收藏的12個中國青花大花瓶還有一段奇聞:1757年4月,薩克森的選侯奧古斯特二世,十分喜愛收藏中國瓷器,對他的鄰國普魯士威廉國王的妃子收藏的中國瓷器羨慕不已。威廉國王又喜歡身體強壯的大個子士兵。于是,奧古斯特派人游說,用自己的四隊近衛軍換取了威廉妃子的12個青花大花瓶。因而這些花瓶也被稱為近衛花瓶。 俄羅斯:莫斯科國家東方民族藝術博物館中國陶瓷陳列室建立于1980年,共展出中國各個時期的陶瓷珍品近300件,基本上反映了中國陶瓷工藝發展的概貌。這些各具風姿的奴隸、仆役、舞伎等陶塑都出自皇族的陵墓。陳列中有一件彌足珍貴的高腳盤,形似竹籃,上面有幾只綠蟹在爬行,這是石灣窯的佳作。 瑞典:東方博物館收藏有在西方算最全最好的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陶器。這是因為瑞典地質學家兼考古學家安特曾任中國北洋政府農商部礦政顧問,當時的中國政府請他將新發現的仰韶文化遺址和周口店古人牙齒等古物標本帶到瑞典鑒定、研究、確定牙齒屬5萬年前的中國猿人。帶去鑒定的出土陶器則由中國政府作為贈品留給了瑞典。加上后來陸續收集的,藏品包括了廟底溝、馬家窯、齊家坪、馬丁、辛店、半山等地出土的代表著新石器時代幾個重要文化時期典型面貌的各類彩陶、灰陶、黑陶作品。 東方博物館還收藏有從戰國到明代的數百件俑,最大的高1米多。該館收藏唐三彩作品也很多,有官吏、商人、馬夫、宮女、舞伎以及胡人形象,以女俑為最多,還有動態異常生動的馬與駱駝形象。 東方博物館收藏有中國歷代直至19世紀的陶瓷精品,展廳也是按年代系列陳列的,從漢代鉛釉陶壺、鼎、俑、各式明器,到唐三彩、各大名窯的作品。 19世紀瑞典曾通過東印度公司在中國燒制成套瓷器2000萬件以上。其中3萬套有瑞典貴族家微。這些瓷器,很多都收藏在東方博物館里。 瑞典哥德堡歷史博物館收藏了一大批18世紀的中國外銷瓷。根據紋飾可分為四類:1、紋章瓷。這是貴族成套定制的精美瓷器,上繪他們的紋章。2、人物畫瓷。包括希臘、羅馬的神話題材,圣經中宗教故事題材,以及描繪歐洲人生活風俗題材的彩繪瓷器。3、船舶圖。因為當時歐美許多大戶都是經營海運或由海軍起家,對船舶有特殊的喜好,他們定制的整套瓷器畫有船舶圖形。4、花卉圖。外銷瓷中的花卉多是摹仿歐洲花卉畫家的作品。 葡萄牙:里斯本博物館收藏印有曼紐埃爾一世(1469--1521年)紋章的中國生產的青花執壺。該館還收藏有菲利浦二世紋章的中國青花瓷器。葡萄牙博物館收藏的一只中國瓷碗,上面的銘文是說明受著名航海家阿爾瓦雷茲之命而生產的。萬歷年間,我國生產了一些青花瓷碗,碗內描繪有1577年(萬歷五年)葡萄牙在馬六甲地方的長官阿爾波奎爾奎的紋章。 葡萄牙博物館還收藏一只中國生產的大碗,上面銘記著公元1541年,即明代嘉靖二十年的年號,碗的外部描繪著歐洲的馬夫,里面畫著宗教圖案。 里斯本的安的加藝術博物館收藏一件中國生產的帶柄的水罐,高23厘米,形狀象歐洲人戴的鋼盔,上面的折枝花卉和曼草圖案用綠、紅釉和描金裝飾。 比利時:在布魯塞爾皇家藝術歷史博物館里,收藏著一件中國瓷盤,盤的中央畫著歐洲買主和商人們打開來自中國的貨箱,丈量著中國絲綢的長度,在遠處天空的云彩襯托下。歐洲式的建筑顯得更加美麗。瓷盤下面裝飾的圓形描繪了兩匹駿馬挽拉的金色車廂四**馬車,車上飄揚著旗幡,馬車上坐著傳奇文學作品中英俊的騎士。這是18世紀初廣州匠師們所創造的作品。 丹麥:在國家博物館里僅收藏中國福建德化瓷器就有26件,其中有的是169O年(康熙二十九年)王室的珍貴財產。 挪威:奧斯陸博物館收藏中國福建德化瓷器6件。 波蘭:華沙國家博物館遠東部收藏中國古代和近代藝術品共約5OO件。其中很多是瓷器,包括原始社會的彩陶。 (3)非洲 肯尼亞:杰薩斯堡博物館收藏了很多肯尼亞各地出土的中國古瓷,達159件(片),其中,明代瓷器38件(片)。比如,蟠螭花卉紋碗、秋雁花草紋碗、塔樓亭石紋碗、纏枝花卉碗等都是中國明代的產品,還有清代康熙時期瓷器82件。 埃及:開羅南郊的福斯特遺址是一處陶瓷的地下博物館。經過1912年,1964年和1965年幾次發掘,出土陶瓷殘片估計有六、七十萬片,由日本陶瓷學家小山富士夫進行分類,使中國陶瓷殘片1.2萬片得以重新認識。這些殘片有唐到宋初越窯系青瓷,唐到明白瓷,宋元龍泉青瓷,元青花,以及明清兩代青花彩瓷,還有唐三彩。 摩洛哥:非斯博物館有6件方形彩繪中國明瓷,這些瓷器是在摩洛哥出土。 (4)北美 美國:美國各地博物館收藏的中國陶瓷相當豐富。僅波士頓、費城、紐約、芝加哥等地博物館收藏中國德化古代陶瓷就有15O多件。其中還有德化著名陶塑家何朝宗的早期作品。 華盛頓的弗利爾美術館是致力于古代東方藝術的一個博物館。該館收藏了很多中國古代陶瓷器。其中一件舉世聞名的商代白陶,陶質細膩,紋飾精致。商代的白陶器在國內僅存殘片。這件是流散在海外的唯一完整的器皿。 在塞勒姆的航海博物館收藏有一件中國瓷盤。關于這件珍貴的中國瓷盤的由來是這樣的:19世紀初,塞勒姆的“塞勒姆的友誼”號在所有美國的船舶中占居首位。這艘建造于1815年的船,盡管噸位不大,但以快速航行而聞名世界。它曾航行到過廣州。美國的畫家為這艘船畫了一幅水彩畫。大約在1820年,廣州的瓷器畫家根據這幅水彩畫在一個直徑十英吋的瓷盤上也描繪了這艘船,上寫船的英文名字,遠處還隱約地出現三艘小船,顯然是運用了西洋繪畫的透視技法?,F在,這塊瓷盤已成為研究美國18、19世紀航海、遠東貿易、造船、繪畫等方面的寶貴資料。 一、 但是,瓷器是在制陶工藝的基礎上發明的。要想了解瓷器,首先要從陶器談起,何況,中國古代的制陶工藝也有著燦爛的成就。 二、 我國在距今約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就已發明了陶器。在我國已發現的7000多處新石器文化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豐富多彩的陶器。它包括貯存器、炊器、食器和汲水器等。從陶器的造型和裝飾來看,藝術成就最突出的當數各個文化類型的彩陶。這些豐富多彩的陶器,充分體現了實用與美觀的完美統一。比彩陶稍晚的胎質細膩、漆黑光亮、造型靈巧、薄如蛋殼的黑陶,把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工藝推向了頂峰。這些豐富多彩的陶器,在當時多是普遍使用的生活器具,為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促進社會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從它體現的完美的藝術設計來講,它又是人類文明的藝術明珠。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1 永夜 作者: 江火香貓
科幻末世 1042417 字
永夜:浩劫余生,終見光明
2 ?;▌e沾邊,重生的我只想搞錢 作者: 十萬字
都市小說 789066 字
都重生了,還不好好搞錢?
3 我死后,姐姐們才開始愛我 作者: 木馬非馬
都市小說 80082 字
我死后,全家人才開始知道愛我,可我已經死了
4 上門狂婿 作者: 狼叔當道
都市小說 8171953 字
上門贅婿,受辱三年,期約一到,強者歸來!
5 武圣之上 作者: 任我獨行俠
玄幻奇幻 201339 字
這是個廢材靠著金手指,逆天改命的故事!
6 60年代:開局荒年,我帶著全村吃肉 作者: 妞妞騎牛
都市小說 415929 字
穿越60年代:開局荒年,我帶著全村吃肉
7 這位詩仙要退婚 作者: 人世幾春秋
歷史軍事 1194814 字
這位詩仙要退婚:文韜武略
8 玄幻:遇強則強,我的修為無上限 作者: 史上最帥作者
玄幻奇幻 1481875 字
獲得遇強則強系統,我直接啪啪給了天道兩個大嘴巴子
9 紅豆緣:炮灰也要長命百歲 作者: 翹褚
古代言情 271116 字
開局炮灰劇本怎么辦?不慌,茍著茍著就到大結局了
10 神龍訣之九龍劍訣 作者: 光環美男
仙俠武俠 1003350 字
江湖傳聞要是得到《神龍訣》,就可以稱霸武林!
《第一章 世界眼中的中國陶瓷》最新評論
評論本章還沒有人發表評論哦~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