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06年,越劇大量上演劇,其中有影響而又經常演出的劇目如: 《梁山伯與祝英臺》、《王老虎搶親》、《五女拜壽》、《紅樓夢》、《西廂記》、《何文秀》、《玉堂春》、《血手印》、《打金枝》、《玉蜻蜓》、《碧玉簪》、《珍珠塔》、《祥林嫂》、《西園記》、《春香傳》、《白蛇傳》、《孟麗君》、《李娃傳》、《盤妻索妻》、《盤夫索夫》、《柳毅傳書》、《沙漠王子》《九斤姑娘》《陸游與唐琬》、《孔雀東南飛》、《追魚》、《情探》等。 《中國越劇大典》記載的代表性優秀劇目共有375個。 《白蛇傳》 神話劇《白蛇傳》寫在峨眉山修煉千年的白蛇(白素貞)和青蛇(小青),以姐妹身份下凡,在杭州遇藥材行伙計許仙。白素貞見許仙忠厚,便與他結為夫婦。金山寺法海禪師從中破壞,唆使許在端陽節給白飲雄黃酒,白飲后顯出原形,許驚嚇而死。白醒后至昆侖山盜來仙草,將許救活。后法海又將許軟禁于金山寺,白與小青水漫金山,與法海爭斗,因白懷孕敗回杭州。許逃出金山寺,在西湖斷橋與白相遇,夫妻和好。不久,白產下一子,滿月時,法海施法將白攝入金缽,鎮壓于雷峰塔下。數年后,小青煉成神火,燒毀雷峰塔,救出白。該劇在建國前作為時節戲,常在端陽節演出。民國7年(1918年)6月13日(農歷五月初五),由馬潮水、費翠棠、***等組合的男班,演于上海華興戲園。舊戲夾有迷信、荒誕的東西。1952年秋,華東戲曲研究院越劇創作室重新編劇,內容上去蕪存菁,突出白素貞善良美好的心靈。劇本由成容執筆,吳琛、韓義導演,劉如曾、陳捷作曲,幸熙、蘇石風舞美設計,韓義、幸熙服裝設計,洪鷹燈光設計,朱傳茗、沈傳芷舞蹈指導。袁雪芬飾白娘子、范瑞娟飾許仙、傅全香飾小青、吳小樓飾法海、金艷芳飾許姐、魏鳳娟飾鶴童、趙雅麟飾鹿童。是年冬,該劇作為展覽劇目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其間,毛****陪同蒙古人民共和國領導人澤登巴爾,在懷仁堂觀看了該劇的演出。1956年3月,上海越劇院一團對該劇作修改演出,由袁雪芬任導演并飾白素貞,范瑞娟飾許仙、呂瑞英飾小青。布景新創一格,設計成皮影剪紙式。合作越劇團亦于1952年排演該劇,由紅楓編劇,戚雅仙、畢春芳主演。中國唱片社先后在60年代、80年代灌制了由戚雅仙、畢春芳、胡少鵬、水青蓮等演唱的"合缽"、"斷橋"、"倒塔"等場的唱片。建國前,大中華唱片公司灌制了傅全香演唱的"合缽"唱片。 《玉蜻蜓》 寫富家子弟申貴生與妻張氏不睦,在法華庵與尼姑王志貞相戀,病死庵中。不久,志貞產下的遺腹子,輾轉為徐家所收養,取名元宰。16年后,元宰中解元,獲悉自己身世,乃到庵堂認母,母子團聚。 1917年7月17日,男班梅朵阿順班上演于上海鏡花戲園,成為紹興文戲時期的常演劇目。 1934年,高亭唱片公司灌制了男班月月紅、***演唱的《游庵認母》唱片1張。 1936年,高亭唱片公司灌制了王杏花唱〔正調〕的《志貞哭圖》唱片1面。 1937年至1939年,麗歌及百代唱片公司先后灌制了施銀花、屠杏花演唱的《前游庵》、《庵堂認母》唱片各1張,施銀花和趙瑞花演唱的《志貞哭圖》唱片各1張,李艷芳演唱的《十二抽屜》唱片1面,筱丹桂、張湘卿演唱的《玉蜻蜓》唱片共2張。 1954年華東戲曲會演時浙江演出團取其后游庵情節,改編成越劇折子戲《庵堂認母》。由陳靜改編,陳靜、姚傳薌導演,獲劇本二等獎、導演獎、音樂演出獎。 靜安越劇團1981年演出全本《玉蜻蜓》,傅駿改編,參考評彈話本和多種地方戲劇本。全劇著重寫青年女尼思凡動情,產子遭難,別子痛心,認子不能,終以身殉的悲慘遭遇,贊揚平凡婦女的善良心靈和犧牲精神,批判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金風導演,賀孝忠編曲,張堅安舞美設計。戚雅仙主演后志貞,周雅琴、朱祝芬演前志貞,楊文蔚演徐元宰。1981年10月首演于美琪大戲院,11月參加上海市第一屆戲劇節獲作曲獎和樂隊演奏獎;楊文蔚、周雅琴、朱祝芬獲表演獎和青年演員獎。戚雅仙與楊文蔚合灌錄音帶《玉蜻蜓》,由上海音像公司出版。 1983年戚雅仙和畢春芳合演《玉蜻蜓》“拒子”、“認子”,由上海電視臺攝成藝術紀錄片,并作為赴香港參加中國戲曲節演出劇目。1989年金采風與畢春芳也出版錄音帶《庵堂認母》。 1991年,中國唱片上海公司又出版戚雅仙、畢春芳《認子》錄音帶。 1994年5月18日,上海電視臺攝制播放了由傅駿、傅歆編劇,張佩俐、龐茂忠導演,肖雅、傅幸文主演的4集越劇電視連續劇《玉蜻蜓》。 1993年福建省芳華越劇團整理上演《玉蜻蜓》,獲第三屆中國戲劇節優秀演出獎、優秀音樂設計獎,王君安、李敏獲優秀演員獎。1994年又獲“文華”新劇目獎、“文華”舞美設計獎,王君安獲“文華”演員獎。同年在中國小百花越劇節中王君安、李敏獲金獎。 《柳毅傳書》 湖北人柳毅在前往長安赴考途中,在涇陽遇到一位女子在冰天雪地下牧羊。在多次上山打聽之下,才知道原來對方乃是洞庭湖的龍宮三公主,遠嫁給涇水龍王十太子??上↓埻跎燥L流,娶妻之后不但沒有洞過房,連碰也沒有碰過她。三公主獨守空房之余,又被翁姑欺凌,帶負責降雨降雪的羊群到江邊放牧。周遭水族禽鳥懾于龍王聲威,都不敢為三公主傳書回家求救。柳毅義憤填膺,答應放棄科舉的機會返回家鄉送信。 柳毅回到洞庭湖畔,為三公主送信往龍宮。但洞庭君礙于與涇陽君的多代姻緣,想息事寧人,但洞庭君的弟弟錢塘君則大表氣憤,并帶同水軍前往解救三公主,并殺了涇水十太子。三公主回宮后,為柳毅奉酒答謝。錢塘君見二人眉來眼去,欲撮合二人。但柳毅礙于沒有媒人作中介,以及介懷自己間接殺了三公主的丈夫,所以拒絕了婚事。 柳毅回到地面之后,經常望湖興嘆;而三公主亦對柳毅日夜掛念。雙方家長為了子女的前途而大費思量。柳毅的母親決意為柳毅尋找媳婦;而錢塘君由于錯手殺了三公主的丈夫而梗梗于懷,決意化身為媒婆前往柳家說媒。二人于是有情人終成眷屬。體現了夢想與虛無,是一部浪漫與現實交織在一起的戲劇名作。 《西園記》 寫書生張繼華,偶入趙禮隱居的西園,巧遇王玉真在樓上摘梅失手,花落張身上。張以為玉真有意贈花,又誤當她是趙禮之女玉英。適趙慕張之才,聘張至西園執教。某日,張又在園中見到玉真,欲表心懷,玉真含淚嘆息而去。疑惑間,園公告以玉英病亡,張又誤會剛才所遇的玉真為玉英之鬼魂,在鬧出不少笑話后,才知玉真乃玉英之義妹。誤會消解,繼華與玉真結成伉儷。 該劇是一出抒情喜劇,上海越劇院二團于1980年國慶節首演于北京影劇院。導演馬科,編曲配器顧振遐、莊德義,舞美設計蘇石風,造型設計陳利華,服裝設計張娟娟,燈光設計吳報章。徐玉蘭飾張繼華、王文娟飾王玉真、孟莉英飾香珺、徐天紅飾趙禮。該劇通過誤會巧合的情節產生喜劇效果。徐玉蘭扮演的張繼華,具有迂闊味和書呆氣,表現出人物純樸、憨厚、對愛情篤誠專一的性格。王文娟扮演的王玉真,外表端莊文靜、柔順矜持,內心愛憎分明、熱情奔放,敢于沖破封建禮教。該劇屢演均滿座。1980年,由上海越劇院攜該劇赴香港演出亦受好評。1982年,被上海電視臺攝制成戲曲電視連續劇播放,同年獲全國戲曲電視劇“金鷹獎”。劇中主要唱腔已由中國唱片公司和音像出版單位制成唱片和音帶發行。 《陸游與唐婉》 《陸游與唐婉》是越劇歷史故事劇,1989年,由顧錫東新編。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手法,一波三折地表現了南宋大詩人陸游的坎坷仕途經歷和令人潸然淚下的不幸婚姻。 曾到過美國、日本、新加坡、香港、澳門、臺灣等地演出,至今已演出了上百場,是在觀眾中影響最大的越劇劇目之一。 寫陸游恨秦檜誤國嫉賢,不得伸恢復中原之志。春游沈園,與愛妻唐琬商議雙飛福建結交忠良義士。母唐夫人愛子心切而專斷,阻陸游遠行,嗔唐琬違命,卻信托新貴之唐侄陸仲高為陸游謀前程。陸游鄙仲高依附秦檜,作詩譏刺以拒,唐琬則為仲高之棄婦李盼盼鳴不平,仲高惱羞成怒刺激唐夫人,宴席不歡而散。 唐夫人盛怒遷恨唐琬,逼迫陸游逐婦,鬧成僵局。父陸宰憫唐琬之無辜,為兒策劃,瞞母留妻于外宅。深秋,唐琬獨處小紅樓日益絕望,深憐陸游受累而求去。陸游愛之愈堅,決意邀請岳父唐仲俊來調解。誰知調解不成,親家決裂。陸游趕來,人去樓空,內外交困,愛恨交織,修錦書托賣花三娘致唐琬,約相守三年。 三年后,陸游自福建歸重游沈園,驚唐琬改適趙士程,相逢不能語。陸游詢送酒婢小鴻,證實唐琬為他“斷絕情愛而一心報國”作出犧牲。陸游悲憤題“釵頭鳳”詞于粉壁,唐琬見而和作,腸已斷矣!秦檜死后,恢復中原呼聲復起,陸游赴任建業,梅林覓香魂,慷慨長吟以告唐琬在天之靈。 愛國詩人陸游,至死不渝憂國志,一生痛苦是婚姻。 《紅樓夢》 紅樓夢,越劇古裝戲,越劇代表劇目之一?!都t樓夢》是由劇作家徐進于1958年所編寫一出越劇劇目,由于其為首度將整個《紅樓夢》的故事完整地呈現於戲劇舞臺,且以優美的臺詞、唱詞,細致的表現手法,豐富的人物個性塑造,再配合上越劇本身語言的特色,以及主演者徐玉蘭、王文娟等人的演技及優秀嗓音,使其在1958年2月18日于上海首演以來,廣受到歡迎,其后并在1959年在北京作為國慶10周年演出,至1962年該劇在香港被拍成戲曲電影,使之更加廣為流傳。非常不幸,由于政治原因,這部片子一拍出來就被禁了,直到80年代才解禁。 越劇紅樓夢成為當代戲劇中紅樓戲的經典代表作,后來兩岸三地改編的紅樓戲曲及電影,或受其影響,或試圖改弦更張以超越之。而這部戲也不斷重新演出,1990年代以后,開始由新一代的越劇演員來演出此劇。 越劇紅樓夢首演時的陣容: 編?。盒爝M 藝術指導:吳琛 導演:鐘泯 演員: 徐玉蘭飾賈寶玉、王文娟飾林黛玉、陳蘭芳飾薛寶釵、唐月瑛飾王熙鳳、周寶奎飾賈母、徐慧琴飾賈政、鄭忠梅飾王夫人。
《第四節 經典劇目》最新評論
評論本章還沒有人發表評論哦~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