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的調控其實是以一種很淺顯易懂的方式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我明白這并非現實情況,因為現實中軍隊的調動及其緩慢和麻煩,眼下這數據流一樣的簡易加速場面,根本就是為了我和呂蟲子能看懂才出現的。
從軍隊的編制上來看,明軍大概有十一二萬的數量,清軍只有六萬左右,戰略地形中,有一座城池,名字叫做赫圖阿拉,應該是清軍的主城,明軍大部向此城移動,只是在行軍的過程中,出現了極其古怪的一幕。
如前言所說,這本應該是一場碾壓式的戰爭,誰曾想,明軍朝赫圖阿拉進軍的過程中,前前后后將部隊分成了四個部分,人數有多有少,從四個方向展開進軍,簡直是匪夷所思,要知道明朝末期,軍隊戰斗力已經沒有了明顯優勢,在這種情況下以數量取勝才是正道,更何況就算真有戰略需要分兵,這等人數分兵兩路已經是極限,怎么可能分兵四路。
分兵兩路,每一路起碼和清軍數量相當,清軍就算傾巢而出,也沒有能力短時間內擊潰相同數量的部隊,在雙方膠著的情況下,另一只部隊趕來支援,就會對清軍造成致命一擊,可是如今分兵四路,并且人數不一,最少一路才兩萬左右,豈不是笑話,清軍本就野戰能力卓越,六萬大軍騎兵居多,一沖之下,這兩萬人還能剩下多少?
戰局朝著我最擔心的方向發展著,清軍沒有放過明軍這個致命的缺點,他們果斷棄城出擊,抓住地形復雜導致四路明軍行軍速度不一的空檔,朝著速度最快,已經脫離了其他三路的西路軍奔襲而去。
明軍西路軍突出冒進,已經進至薩爾滸,他們并不知道清軍已經盡出,朝著他們而來,居然又分兵一萬去攻擊吉林崖,清軍當機立斷,分出一萬五千人援助吉林崖,剩下四萬五千人直接進攻薩爾滸的駐軍。
西路軍總共才三萬余人,又分兵一萬去攻打吉林崖,剩下的兩萬人哪里抵擋的住近五萬北蠻鐵騎,如此大戰短短兩天就已結束,薩爾滸駐軍連同吉林崖明軍潰不成軍,全軍覆沒。
清軍擊潰西路軍后,直接調轉兵鋒,指向北路軍,北路軍更是不堪,只有區區不到兩萬人,抵抗雖然頑強,奈何寡不敵眾,沒逃得了戰敗的命運,大部明軍被殺,剩下的逃散于山林。
仗打到這就已經可笑了,明軍集結十二萬大軍,意圖就是以眾擊寡,誰曾想在指揮官的愚蠢之下,居然讓人數處于劣勢的一方屢屢圍殲得手,明朝將領紙上談兵的本事,可見一般。
四路明軍至此已破兩路,清軍作戰雷厲風行,走山區的東路軍行動遲緩,沒有得到另外兩路明軍敗退的消息,依舊朝著赫圖阿拉行進,被已經揮軍而回的清軍設伏圍殲,明軍大勢已去。
留守沈陽的一支預備部隊,在三路明軍潰敗的情況下,未曾策應任何一支,而最后一路明軍得到三路明軍戰敗的消息后,選擇了撤軍,并在撤軍過程中被一支清軍小隊襲擊,整個南路軍居然未加反抗,而是選擇了潰逃,讓人看得目瞪口呆。
就這么一場戰役,明軍大敗,死傷近半,無奈退守山海關,我跟呂蟲子看得是全程無語,心里凈是說不出的滋味。
呂蟲子眼神都有些癡迷,喃喃著怎么會這樣,我隱隱冒出來一些想法,只是不夠清晰和確鑿,兩個人都不約而同的保持了沉默,繼續等待著幻陣變化。
我和呂蟲子繼續保持著上帝視角,場景中變換出幾個事件,由于明史距今不遠,大家知道的也都略微詳盡,此刻跟畫面一對照,不難分辨出是哪些歷史事件。
其中最重要的,應該就是明神宗朱翊鈞駕崩,其長子朱常洛即位,這位朱常洛也是可笑,本就體虛,偏還貪欲淫樂,更不惜藥物相助,一命終歸嗚呼,距其登基不過一月而已,廟號光宗,后世還落了個一月天子的綽號。
朱常洛死后,其長子朱由校即位,這就是明末兩位兄弟皇帝中的哥哥了,這位皇帝也是奇葩,后世稱他為木工皇帝,可見其荒謬之處,不過這些是史學家樂于討論的事情了,眼下幻陣只是匆匆帶過,仿若交代背景一般,沒有任何詳實之處。
明熹宗登基稱帝的場景一過,我跟呂蟲子眼前一花,兩個人就恢復了常人視角,立在一座廳堂之中,上首坐著一位高官,正在講話,“本官有意襲取廣寧,不知諸位有何建議?”
他一問,左手邊有一位文官施了一禮道,“大人,依某所見,此法不可取,廣寧孤城之地,縱然取下,也無險可守,反倒使我方損兵折將,徒添疲憊,不若屯兵山海關,山海關城堅無比,更兼兩側天險相助,可保關內周全,以衛京都?!?/p>
那位高官皺眉沉思了一會,說道,“總督大人言之有理,既如此,當于關外八里鋪再筑重關,成掎角之勢,以御外敵?!?/p>
他這一說,剛才那位總督大人是沒意見了,堂下卻有蹦出一員武將來,大叫不可,我和呂蟲子朝他看去,他雙拳一抱,大聲道,“此計甚為不妥,吾等衛戍邊關,豈有不戰退守之理,即使戰敗,也應固守關內,八里鋪本有舊關,幾番攻掠,已殘破不堪,此地進不可做立腳之所,退則孤懸關外,再筑新城有何用也?”
兩人一番爭執,也沒得出什么結論,武將表示要上表朝廷,這場議會遂不歡而散。
我眼前明暗交替,仍是此地,堂上除了原本那位高官外,又多了一個將軍,兩人正在就之前的紛爭交談,聽著兩人稱呼,新來的將軍似乎是姓孫,那位高官則是姓王,執掌遼東經略一職。
孫將軍問那位王經略道,“汝欲再筑重關于八里鋪,待城成,即移舊城四萬人已守乎?”
意思倒也明白,你要在八里鋪筑新城,可以,但是城筑好了,你要把舊城里的四萬人調過去駐守么?
王經略表示不會,我準備再招兵四萬前去駐守。
孫將軍又問道,那這么一來,八里鋪就有八萬兵了,可一片石西北就不派兵駐守了么?你在八里鋪修筑重關,新城后面就是舊城,舊城城前埋下的地雷,你要拿來對付敵人還是自己人,新城要是守得住,還要舊城干什么,新城要是守不住,四萬潰兵下來,你是要開關放他們進來,還是要閉關讓他們投降敵軍?潰軍一旦倒戈,城前軍備,都成了我軍自相殘殺的武器,敵人驅趕著這四萬人在舊城之下,你開也不是,不開也不是,怎么辦?
我聽得心中一驚,這位將軍問的好生犀利,字字都指向此計最薄弱的地方,那位王經略想了一會,說道,那我們可以在山上修建三座城寨,用來收容潰兵。
他這么一說,孫將軍登時大怒,厲喝道,士兵還沒開始打仗,你就先修好收容敗兵的城寨,你是在教士兵不戰即潰,方便逃跑么,況且逃跑的士兵可以退進去,追殺的敵人就不會進去么,你堂堂遼東經略,不想著收復失地,反倒在這閉關自守,把關外防線盡皆撤離,看起來你是修了兩座城用來安撫守軍之心,其實你是把兩城守軍都置于了必死之地,你只擅長于朝中爭斗,讓你來守遼東,怕是遼東要永無寧日了!
話說的真是兇狠,道理卻也十足,歷史總是把戰敗的一方說的如何不堪,可據此來看,明末也不乏有識之士和善戰之軍啊。
場景又開始轉換,我跟呂蟲子靜靜的像看電影一樣看著歷史進程,一位又一位杰出而有見識的將軍謀士登上舞臺,一場又一場失敗的戰役落下帷幕,我明白了幻陣的意義,它展示給我們兩個看得,正是對于明末亡國的不甘與無奈。
畫面已經到了尾聲,吳三桂獻關清軍,而李自成早先一步已經攻進了北京,宣布了明朝的滅亡,剩下來的清軍討伐李自成,根本就是秋風掃落葉之勢。
可笑闖王李自成,還以為自己多么了不起,殊不知若不是為了守住北邊國門,以大明之力豈會懼他一個小小的農民王,明朝舉國之力盡赴東北以御外敵,他卻在內地鬧得亂七八糟,他贏了么?沒有,他滅的何止是明朝,他滅的是漢家天下!
我方想到此處,畫面就是一變,我跟呂蟲子身處一座恢弘的大殿之中,身上衣物也變回了進入幻陣前的模樣,我抬頭一看,正前方的臺階上面,一位著龍袍的皇帝正襟危坐在龍椅之上,旁邊站著一位渾身紅袍的太監,皇帝直勾勾的看著我,說道,“汝真做如是想?”
我頭皮一陣發麻,一來震驚于這幻陣居然還能窺探人的心思,二來想到自己應該是觸發了幻陣設定的條件,生怕一個口誤害的自己永陷此陣無法脫身,我趕忙拉著呂蟲子一同跪下,口中說了一聲是,就勾頭不在言語。
等了許久,才聽見上面一聲嘆息,然后一股力量托著我和呂蟲子站了起來,我跟呂蟲子驚疑不定的朝那位皇帝陛下看去,皇帝陛下擺了擺手,說道,“都起來吧,江山都亡了多少年了,不興這個了?!?/p>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1 永夜 作者: 江火香貓
科幻末世 1042417 字
永夜:浩劫余生,終見光明
2 ?;▌e沾邊,重生的我只想搞錢 作者: 十萬字
都市小說 789066 字
都重生了,還不好好搞錢?
3 我死后,姐姐們才開始愛我 作者: 木馬非馬
都市小說 80082 字
我死后,全家人才開始知道愛我,可我已經死了
4 上門狂婿 作者: 狼叔當道
都市小說 8171953 字
上門贅婿,受辱三年,期約一到,強者歸來!
5 武圣之上 作者: 任我獨行俠
玄幻奇幻 201339 字
這是個廢材靠著金手指,逆天改命的故事!
6 60年代:開局荒年,我帶著全村吃肉 作者: 妞妞騎牛
都市小說 415929 字
穿越60年代:開局荒年,我帶著全村吃肉
7 這位詩仙要退婚 作者: 人世幾春秋
歷史軍事 1194814 字
這位詩仙要退婚:文韜武略
8 玄幻:遇強則強,我的修為無上限 作者: 史上最帥作者
玄幻奇幻 1481875 字
獲得遇強則強系統,我直接啪啪給了天道兩個大嘴巴子
9 紅豆緣:炮灰也要長命百歲 作者: 翹褚
古代言情 271116 字
開局炮灰劇本怎么辦?不慌,茍著茍著就到大結局了
10 神龍訣之九龍劍訣 作者: 光環美男
仙俠武俠 1003350 字
江湖傳聞要是得到《神龍訣》,就可以稱霸武林!
《第四十二章 薩爾滸潰敗》最新評論
評論本章還沒有人發表評論哦~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