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毀掉三鴉古道,把王世惲堵在魯山頂上坐困愁城,從而徹底斬去王世充伸向東都的一只毒手,這事就在楊霖與侯君集的三言兩語間定下來了。不過要想徹底堵死王世惲的去路,還需要被堵在山南邊的段志玄配合,這就是李孝恭和侯君集的事了,用不著楊霖操心,他關心的是王世充那路該怎么辦。
“主公,末將以為當前最要緊的不是如何對付王胡兒,而是房公對東都的兵力布置頗有疏漏之處,須得盡快調整?!?/p>
“成汝兄此話怎講?”
“房公以為一旦王胡兒對東都動手,河東、關中和瓦崗等各路諸侯可能會趁機蠢動,插足東都之爭,此事確實不可不防。但是房公……畢竟是文臣嘛,對這兵事只慮及果而未慮及因。末將以為,四方諸侯確有趁火打劫的可能,卻并非必行之舉,而是要看我軍與王胡兒之爭的結果而定。
須知河東李淵和瓦崗李密與主公關系頗為密切,且有姻親之緣,東都在主公手上對他們來說雖不如握在自己手里安心,起碼也別落在別家、比如這個狼子野心的王胡兒手里要強得多,起碼可以使他們暫時勿須擔心東都方向的安危。至于關中的屈突老兒名義上與王胡兒同為隋臣,確有聯手來攻的可能性,而瓦崗翟讓與主公素有齷蹉,也可能有趁火打劫之虞,不過他們也不傻,而且都有自己的利益和顧慮。王胡兒若能成事,他們不妨錦上添花,王胡兒若是自己不爭氣,他們何苦平白豎了主公這么一個大敵,給自己惹來麻煩?
所以房公將衛軍府調到東西兩翼提防屈突老兒和翟讓之舉,不僅顯得多余而且有自曝其短的嫌疑,反倒引起屈突老兒和翟讓的警惕,容易造成無謂的爭端。更重要的是,衛軍府的主力被調到了一東一西兩頭,東都及周邊空虛無比,一旦被王胡兒鉆了空子突然穿插到東都城下,則大事休矣!
尤其是如今王胡兒那邊消息全無,咱們壓根不知道他到了何處、又會在何處突然出現,說不定他現在已經通過了梁郡。如果我們不能把他堵在滎陽,則東都難保,一旦東都有變,房公所慮的四面來攻之事便極可能成為現實,屆時主公便有天大的本事,怕也回天無力了罷!”
“我靠!我還當老房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呢,聽一你說居然還有這么大個漏洞,你趕緊說,咱們該怎么辦?”
“事態緊急,末將長話短說。魯山之事,主公只需定下方略,待盛永固將軍處理即可,無需憂心。當前急務乃是主公應立即修書一封加急送往房公處,請房公即刻急令李義真(即李仲文——作者注)將軍留小部兵力在弘農、桃林監視關中,主力即刻放棄澠池,轉向新安至伊闕一線,若王胡兒突然出現在東都附近,則立刻出兵阻截,全力阻止其接近東都城垣;同時令李延亭(即李君羨——作者注)將軍立刻收縮兵力,放棄酸棗、浚儀和陽武退守滎陽,無論東都如何、王胡兒攻打何處、四方諸侯是否插足戰事,只要延亭將軍守住滎陽便是有功無過;再令丘穆成(即丘師利——作者注)將軍棄守偃師回軍東都,并發動全城民壯全力死守,不得有失。
主公您也應立即動身,以最快的速度返回東都。無論王胡兒有何詭計、戰事如何發展,只要東都不失,且有主公親自坐鎮,則四方諸侯必不敢輕動,我軍便立于不敗之地!
只要我軍的調動趕在王胡兒突襲之前,則自保有余,下一步如何全殲此獠,則全靠我們手頭的這支援軍了。末將以為,王胡兒無論是出于應付皇帝差事還是阻止翟李回軍壞其好事的目的,其在彭城阻擊翟李主力之事也絕不敢敷衍,因此王胡兒偷襲東都的兵力應在三萬左右,頂天不會超過五萬。而如今末將麾下有一萬五千人,主公又帶來了一萬羽林軍,要對其實施反突襲兵力上是足夠了。末將有兩策請主公參詳:一則由孟平將軍與末將等借道潁川直插梁郡,若能趕在王胡兒前頭,則主力潛行追蹤,以小部兵力對其側擊、騷擾,將其引至滎陽城下,然后主公再調遣各路大軍與我等合圍,一舉滅此朝食!若王胡兒趕在我軍前頭,我軍則銜尾急追,無論在滎陽、汜水、偃師甚至在東都城下,只要我軍趕到之日,便是合圍決戰之期;二則我軍不借道李密的地盤,從襄城直奔東都后隱蔽待機,待探明王胡兒行蹤之后再行合圍決戰?!?/p>
“嗯,成汝兄所言甚是,我……本王準了。只是借道潁川、梁郡之事還是算了,我那位老丈人跟我可不怎么親,處處防著我一手呢,別讓他誤會我算計他的地盤再打起來可就便宜王胡兒啦,孟平兄和成汝兄還是直接率軍返回東都吧!”
“末將尊令!”
諸事議定,楊霖干脆也不給房玄齡寫信了,直接修書數封調動李君羨、李仲文和丘師利按照侯君集的計劃行事,然后又派出幾路信使去找杜如晦和堯君素,讓他們趕緊掉頭向南,全權指揮段志玄和達奚莫熊從南路堵截王世惲。
等辦完這幾件事,天都快亮了,楊霖顧不上哈欠連天,又叮囑了李孝恭、侯君集和剛剛趕到的盛彥師、牛進達、張亮等人幾句,就帶著李秀寧、雄闊海、周大虎和親兵營往東都跑。
魯山到東都有三百多里路,正常情況下就算急行軍也得耗時三天多,可是楊霖急??!這年頭別說電話電報了,就連曾在各種評書、小說里耳熟能詳的“八百里加急”的驛傳在這年頭也遠沒實現呢。早在春秋時期,中國就有了傳遞公文和軍情的機構,稱之為“郵”,秦統一之后在交通干線上設置的“亭”兼有公文通信功能。到了漢初“改郵為置”,公文和軍情才由人力步行遞送改為騎馬快遞,并規定“三十里一驛”,傳遞區間由春秋時的五十里擴大為三百里。而真正的意義上的驛站制度到了唐朝才逐漸成熟,而當時最緊急通訊的時間要求也才是日行五百里。而大隋雖也建有驛館系統,但無論是規制、編制、間隔以及接力傳送的制度都很不健全,公文和軍情能送多快全靠信使的責任心和運氣——要知道就算是駿馬能夠全力奔馳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如果這一路上沒有驛館可以換馬,就算把馬累死了一天也跑不了兩百里地。而且現在大隋的統治機構基本癱瘓,驛館也不例外,這就使得楊霖更沒法及時了解遠方的軍情了,說不定這會工夫王世充都偷襲東都得手了,他還傻兮兮的往那跑自投羅網呢。
為了不錯過東都方向的信使,楊霖兵分兩路,讓周大虎帶著兩百人攜帶他的親筆信經犨城、郟城、陽翟從東線回東都,他則走經汝南、承休到東都的西線。就這么連跑帶顛的走了一天一夜,可算他運氣好,在距離承休幾十里的官道上堵住了一隊房玄齡派來的信使。
一看到這隊信使楊霖心里就咯噔一聲暗叫不妙。這是為啥?先不說這隊信使一人三馬還跑得馬吐白沫人翻白眼,可見是軍情緊急得要火上房,且看帶隊的小頭頭是誰就知道老房有多上火了——這位似乎剛從馬背上摔下來、腿瘸著,腦袋上還冒著血的小個子,那可是老房的小舅子盧少陵!老房怕老婆幾乎人人皆知,而這位盧少陵盧老兄,就是老房畏之如虎的那位正室夫人盧氏唯一的親兄弟、范陽老盧家這一支這一代唯一的男??!老房怕屋及烏,平常要是不小心傷了這位盧老兄的一個汗毛,盧氏都能讓他跪三天搓衣板,這回老房要不是情急亂點兵,要不就是把這個小舅子派出來避禍,反正指定沒好事!
楊霖戰戰兢兢的從盧少陵手里接過一大摞信件,拆開一封一看,卻是他老丈人李密寫來的。
當初楊霖剛拿下金墉城的時候,皇帝下旨把他臭罵了一頓,王世充趁機給他提出來個東西并進、夾擊瓦崗的主意。楊霖當時就覺得王世充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就讓祖君彥給翟讓和李密各去一信,讓他倆有話好好說,別為了分贓不均大打出手讓外人占了便宜。翟讓收到信之后沒理這茬,可李密就不一樣了。此人疑心最重,收到楊霖的書信后第一反應就是他這個便宜女婿看翟李二人痛打宇文化及這只落水狗撈足了油水,心里癢癢也想趁機插一腳??墒前抵信扇舜蛱揭环蟀l現情況不對勁,楊霖就提了這么一嘴之后便沒了動靜,一心一意的經營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對于東邊的戰事連瞅一眼的興趣都欠奉,那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密把楊霖那封信翻過來覆過去的都快看爛了,隱隱發現其意所指便在王世充頭上。有了特定目標,李密又加派人手把王世充查了個底掉,這下子王世充那點心思李密就一清二楚了。
他原計劃調動大軍北上魯郡和瑯琊,不能讓宇文化及的好處都被翟讓搶去了。不過現在王世充橫插一杠子,不管其意如何,李密總不能冒后路被斷的風險,但又經受不住那兩個郡地盤的誘惑,于是他盯上了沛縣和滕縣。隨即李密調兵十五萬東進彭城,一戰便驅逐了王世充拿來湊數的少量守軍,占領了上述兩縣,然后就按兵不動了。
十五萬大軍待在沛縣和滕縣不挪屁股,一邊讓正跟宇文化及打得熱火朝天的翟讓后頸發涼,一邊讓躍躍欲試的王世充為了難:一旦他輕兵突襲梁郡,這十五萬大軍殺個回馬槍怎么辦?光憑一個蕭縣在手他也沒把握攔得住??!可他要是不動,戰機轉瞬即逝,光指望王世惲的南路偷襲也不靠譜??!
王世充在蕭縣徘徊三日,還派兵試探性的打了沛縣兩下,結果李密重兵在握卻固守不出,顯然是跟他耗上了。
李密耗得起,王世充可耗不起。他一咬牙一狠心,還是作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出兵!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1 永夜 作者: 江火香貓
科幻末世 1042417 字
永夜:浩劫余生,終見光明
2 ?;▌e沾邊,重生的我只想搞錢 作者: 十萬字
都市小說 789066 字
都重生了,還不好好搞錢?
3 我死后,姐姐們才開始愛我 作者: 木馬非馬
都市小說 80082 字
我死后,全家人才開始知道愛我,可我已經死了
4 上門狂婿 作者: 狼叔當道
都市小說 8171953 字
上門贅婿,受辱三年,期約一到,強者歸來!
5 武圣之上 作者: 任我獨行俠
玄幻奇幻 201339 字
這是個廢材靠著金手指,逆天改命的故事!
6 60年代:開局荒年,我帶著全村吃肉 作者: 妞妞騎牛
都市小說 415929 字
穿越60年代:開局荒年,我帶著全村吃肉
7 這位詩仙要退婚 作者: 人世幾春秋
歷史軍事 1194814 字
這位詩仙要退婚:文韜武略
8 玄幻:遇強則強,我的修為無上限 作者: 史上最帥作者
玄幻奇幻 1481875 字
獲得遇強則強系統,我直接啪啪給了天道兩個大嘴巴子
9 紅豆緣:炮灰也要長命百歲 作者: 翹褚
古代言情 271116 字
開局炮灰劇本怎么辦?不慌,茍著茍著就到大結局了
10 神龍訣之九龍劍訣 作者: 光環美男
仙俠武俠 1003350 字
江湖傳聞要是得到《神龍訣》,就可以稱霸武林!
《第二百一十四章 綢繆》最新評論
評論本章還沒有人發表評論哦~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