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生雖然急于求戰,而且被一幫坑爹的上司下屬們折磨得欲仙欲死,但是他并沒有因此失去冷靜,仍然按照慣例將斥候放出了十里。對于一支全部由騎兵組成的軍隊來說,十里的距離足夠讓他們有充分的時間對突發的敵情作出反應,想要伏擊一支純騎兵部隊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千難萬難。
這一日他率軍剛離開祁縣縣境,離著叛軍的集結地清源還有四十多里,宋老生卻一點也不急著趕路。這一回他放出去的斥候足有千余人,足以封鎖前方的大小道路,使主力的行跡不至于泄露,他打算在清源城外十多里的一個山谷潛伏至日落,然后趁著暗夜偷襲一下叛軍。這一招宋老生以前沒少用,對付那些軍紀松懈、缺乏弓弩的土匪流寇堪稱百試不爽,就沒失過手。而且據河東軍送來的軍報,叛軍大概也就兩三萬人,能撐住他手下這些百戰精騎的一次沖鋒就不錯了,就是不知道黑燈瞎火的能不能抓住那個楊玄感的親兒子,就算抓著了又該如何處理?有屈突通的前車之鑒,宋老生也有些撓頭,更感到無趣。
宋老生正在百無聊賴的信馬由韁隨著大隊前行,突然看見遠處有一騎快馬卷起滿天的塵埃向著他疾馳而來,宋老生的臉色不由得一肅,眼睛也瞇縫了起來。他已經認出來人正是他派出去的斥候,而且背后插著三面紅旗。
按照隋軍慣例,前出斥候若無敵情須一刻一回報,背不插旗。如發現敵蹤須立時回報,背插紅旗一面。如遇敵軍主力,但是敵軍并未發起攻擊或作出攻擊的舉動,則須背插兩面紅旗。要是遭遇敵軍大舉攻擊或是發現伏兵蹤跡就比較嚴重了,斥候不僅需要立即背插三面紅旗飛馬急報,還需射出響箭接力示警。要知道斥候前出偵察敵情可是有講究的,絕不是一窩蜂似的只顧著往前邊跑就行了,而是要梯次出發,并在每前出一段距離之后留人沿途駐守,待后續斥候趕到之后再滾動前進,以免齊頭并進被伏兵一鍋燴了。另外一個作用就是一旦前方有警發射響箭之后,后方呈梯次分布的斥候可以接力示警,以給主力部隊更多的準備時間??墒沁@回就斥候背著三面紅旗跑回來了,響箭呢?宋老生可是清清楚楚的記得那是一聲也沒聽到。
這幫兔崽子們表現得太過分了!宋老生本就勃發的怒氣再也抑制不住了,右手忍不住握住了腰間那把百煉橫刀的刀柄。
能當上斥候的無不是精明干練之輩,眼神尤其要好使,哪有看不出老宋要拿刀砍人的道理?所以斥候離著宋老生還有八丈遠就翻身下馬,單膝跪地大聲稟告道:“總管,前方十里外發現敵蹤,但敵軍舉止甚是怪異,屬下無從判斷其意圖,故此不敢貿然發射響箭示警,唯恐驚動敵軍,只能來請示總管,請總管定奪!”
“哦?敵軍是何方兵馬?有多少人?騎步弓兵各有多少?領軍之人是誰?舉止如何怪異?”宋老生也很奇怪,但還是按照常規向斥候詢問細節。
“這個……總管,敵軍的旗號很是奇怪,屬下無從判斷是何方兵馬。人數在十萬以上,男女老少都有,卻大都赤手空拳……具體情形還請總管前去一觀,屬下實在是說不清楚……”
宋老生越發奇怪,這個斥候跟著他也有快十年了,一向精明強干,今天怎么成了一個糊涂蛋?而且什么都說不清楚?可是接連幾個斥候都如此說法,不但都請他過去看看,臉色還一個比一個怪異,宋老生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心,于是下令全軍戒備,向前緩緩行去。
等到了地方,宋老生才明白過來為什么斥候們背插三面紅旗、卻沒有發出響箭示警了。這一代地勢平坦、一望無際,連個稍微冒出點頭的山包都沒有,敵軍想埋伏下幾個伏兵都沒處躲沒處藏的。而且這種地形最是適合大規模的騎兵沖鋒驅馳,就算是數倍敵軍也休想阻擋他麾下精銳的左驍衛騎兵來回的沖鋒、肆無忌憚的砍殺。哪怕宋老生不想打這一仗,也是說走就走,方圓數十里地內沒人能追的上他。
可是對面那些敵軍算怎么回事?好吧,宋老生看了半天,也沒看明白對面那黑壓壓的一片人山人海到底能不能算是敵軍。之所以看不明白,是因為宋老生這幫子古人壓根沒見過世面,隨便拉來一個后世人只要看一眼就能看明白這是怎么回事——這不是大規模群眾集會嗎……不對,應該叫大規模的群眾集體散步。
對面這些不知是軍是民的隊伍人數倒是不少,足有十幾萬排成了一列縱隊,均不披甲,更不執兵,數百人一排,整個隊伍延綿數里,卻都是青壯居于首尾,把老弱婦孺包裹在中間。宋老生看得有些迷糊,你說這是個一字長蛇陣吧,可誰見過這么肥的蛇?而且一字長蛇陣講究的是擊首則尾卷,擊尾則首咬,擊腰則首尾齊絞,最強調兩翼的機動性和攻擊力,一般都由騎兵充任。而這條肥蛇的首尾都是些徒步的青壯漢子,別說馬了,連頭驢子宋老生都沒找著。更別提整條蛇身歪歪扭扭、松松垮垮,既不見掩護也不見配合,所以別看這支隊伍看似人多勢眾,但是宋老生相信他的騎兵只要兩側一包抄,用不了半晌工夫就能把這十幾萬人殺的一個不剩,想逃跑都沒門。
這些人到底想干什么?宋老生疑惑之心更盛,眼見這些人手里大多舉著些布條之類的東西,有些人還用竹竿和木棍將其高高舉起,上面隱約有些字跡的模樣。因為離得遠,宋老生抻著脖子看了半天也沒看清楚上邊寫著些什么,便情不自禁的策馬向前打算弄個明白。
離著這只奇怪的隊伍大約一箭之地,宋老生勒住韁繩剛要問話,前方的人群突然動了。
只見數百面大旗從人群中高高豎起,每面大旗上都是漆黑恍如暗夜的底色,上書“討胡”兩個鮮紅的大字。這倆字一概寫得東倒西歪,其丑無比,間架像剛剛習字的幼童般青澀稚嫩,筆力如快斷氣的瀕死之人一般軟弱無力,只是“胡”字的最后一筆無勾,仿佛一柄利劍般的噴薄直下,幾乎要破旗而出。而且在兩字四周,遍布著鮮血一樣的墨跡墨點,幾乎是肆意淋漓的潑灑在“討胡”二字的四周。
那恍如在不見一絲光明的暗夜中被鮮血染紅的“討胡”,仿佛一個瀕死戰士最后的吶喊,激得宋老生的眼眶一陣刺痛、心底一片火熱。他剛要說話,沒想到更刺激的又來了。
站在隊伍前排的數名大漢,變戲法似的不知道從哪里拽出兩根長達兩丈有余的木桿高高的舉了起來。隨著木桿豎起,掛在上面的兩面白底黑字的長幡便嘩啦啦的招展開來,上面的字足有斗大,這回的字不但寫得蒼勁雄渾,而且即便站在遠處的那些左驍衛的騎兵們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對面突然亮出來兩面白幡,把宋老生嚇了一跳。這年頭白幡有兩種用途,一個是表示投降,一個是給死人招魂,適用于這個場面似乎只能是前者,難道這些人是來投降的?
可是當他看清楚白幡上書寫的文字,臉色就一下子變得很難看。
只見左手邊上的那面白幡上書“我以我血薦軒轅”!
右手邊上的那面白幡上書“大隋故征北元帥楊景武”?。ㄗ?)
這回整明白了,這幫似軍似民的家伙原來就是叛軍??!沒等宋老生說話,他身后的一些騎兵們就開始抽刀拔矛,口中呼喝有聲,看樣子不管這幫叛軍是否手無寸鐵、是否懷有敵意,只要總管一聲令下,他們就要沖上去砍殺一番了。而更多騎兵臉上的表情則是十分復雜,手上更是全無動作。
之所以他們的反應差距這么大,是因為那些一確認了叛軍的身份就蠢蠢欲動的大都是當兵沒幾年的新兵蛋子,屁事不懂;而那些按兵不動的則大都是參加過開皇十九年和仁壽元年那兩次與突厥人大戰的老兵。大隋的府兵可是正經的職業軍人,一旦從軍理論上要終身服役,所以三四十歲的老兵在軍中不但很常見,而且這些經驗豐富老兵還是軍中的骨干,不僅那些新兵蛋子對他們服服帖帖,連那些兵頭將尾的校尉、旅率之類小軍官也得對他們客客氣氣的,否則手下不出亂子才怪。
注1:楊景武即楊素,景武是楊素的謚號。楊素兩次北擊突厥時的軍職應為行軍元帥,并無征北的前綴,此為杜撰。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1 永夜 作者: 江火香貓
科幻末世 1042417 字
永夜:浩劫余生,終見光明
2 ?;▌e沾邊,重生的我只想搞錢 作者: 十萬字
都市小說 789066 字
都重生了,還不好好搞錢?
3 我死后,姐姐們才開始愛我 作者: 木馬非馬
都市小說 80082 字
我死后,全家人才開始知道愛我,可我已經死了
4 上門狂婿 作者: 狼叔當道
都市小說 8171953 字
上門贅婿,受辱三年,期約一到,強者歸來!
5 武圣之上 作者: 任我獨行俠
玄幻奇幻 201339 字
這是個廢材靠著金手指,逆天改命的故事!
6 60年代:開局荒年,我帶著全村吃肉 作者: 妞妞騎牛
都市小說 415929 字
穿越60年代:開局荒年,我帶著全村吃肉
7 這位詩仙要退婚 作者: 人世幾春秋
歷史軍事 1194814 字
這位詩仙要退婚:文韜武略
8 玄幻:遇強則強,我的修為無上限 作者: 史上最帥作者
玄幻奇幻 1481875 字
獲得遇強則強系統,我直接啪啪給了天道兩個大嘴巴子
9 紅豆緣:炮灰也要長命百歲 作者: 翹褚
古代言情 271116 字
開局炮灰劇本怎么辦?不慌,茍著茍著就到大結局了
10 神龍訣之九龍劍訣 作者: 光環美男
仙俠武俠 1003350 字
江湖傳聞要是得到《神龍訣》,就可以稱霸武林!
《第九十章 鄙視鏈(三)》最新評論
評論本章還沒有人發表評論哦~
我來說兩句